• 市情概况

  • 行政区划

  • 历史沿革

  • 自然资源

  • 经济发展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因地处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境内三面环山、中部平坦、南部敞开,素称“南阳盆地”。南阳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详情】
    南阳市区划:辖宛城区、卧龙区、南召县、方城县、西峡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邓州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官庄工区、卧龙综合保税区。辖区内243个乡镇街道,其中包括39个街道,158个镇,46个乡,4548个行政村,415个居委会。
    南阳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十万年前,与北京猿人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南召猿人”就使用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生活,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约在五六千年前,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商代为“南乡”,有谢、楚、邓等国。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南”,境内有申、吕、楚、鄀、蓼、邓等国。春秋大部分入楚,楚置宛邑。战国分属楚、韩。... 【详情】
    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灌河等。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南阳地处北纬32°17′-33°48′。气候特征南阳地处北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地带。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46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南阳有众多的文物胜迹。 【详情】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十大建设”,以“五聚五提”为总抓手,扛牢省域副中心城市使命担当,在谋长远、打基础、增后劲上下非常之功,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好中向新”...【详情】
    南阳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拓展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现代立体交通支撑体系。国家东西、南北通讯光缆干线在南阳交汇。宁西铁路客运通车。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初步形成了以铁路、航空、高速公路为骨架。【详情】
2024年南阳市经济发展情况

4879.08

亿元

GDP

4879.08亿元

较2023年增长5.5%

全年人均
地区生产 总值

51492

较2023年增长6.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553.29亿元

较2023年增长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