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市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为构建具有南阳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我们起草了本《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充分征求县(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意见,并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
二、起草依据
一是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发〔2025〕1号)、《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豫发〔2025〕1号)。二是省政府重大部署。去年12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推进会,4月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豫政办〔2025〕11号)。三是主要领导批示。去年12月市委书记王智慧作出“学习借鉴邓州市‘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推动全市乡村振兴产业再上新台阶”的批示。
三、重点任务
重点聚焦粮食、养殖、油料、特色果蔬、乡村农文旅、乡村商贸加工流通6大产业,集中培育小麦、玉米、红薯、花生、生猪、肉牛、肉羊、渔业、蔬菜、林果、花卉、食用菌、茶、中医药、农文旅、特色手工艺、乡村商贸物流、乡村服装加工、乡村特色制造19条乡村富民产业链,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联农带农、集群发展的乡村富民产业格局。到2027年,全市乡村富民产业总规模达到3385亿元。在保障措施上,一是建立多元产业体系。在提升粮、油、菜、畜、花、药、菌等现代种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特色制造、特色手工艺等乡村工业,推动乡村产业形成“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发展格局。二是构建产业发展雁阵。紧盯传统富民产业优化升级、优势富民产业培育壮大、新兴富民产业谋篇布局,坚持以链式思维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三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建立重点产业链“知名院士加持、大院大所加盟、科创团队加力”的科技支撑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深度融合。四是做强知名品牌矩阵。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知名农业品牌和区域公用、企业、产品三类农业品牌的“3+3”现代农业品牌体系,把我市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打响农产品品牌;五是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深化“企业+基地+农户”等带农增收模式,将各类企业和农民捆绑在一起,结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参与乡村富民产业发展。
四、解读机关
解读机关:南阳市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吴梽立
联系电话:0377-63397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