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南阳市建设高质量邮政快递物流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5年8月14日
南阳市建设高质量邮政快递物流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高质量邮政快递物流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豫政办〔2024〕47号),高质量打造邮政快递物流体系,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经市政府同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25年,建成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2个,乡镇公共配送综合服务站7个,“一点多能”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200个,客货邮融合线路20条,具有县域文化特色的主题邮局1个。2026年,新增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3个,乡镇公共配送综合服务站13个,“一点多能”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300个,客货邮融合线路10条,具有县域文化特色的主题邮局不少于1个。
到2026年,基本形成开放惠民、融合发展、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邮政快递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实现邮件快件县域内24小时内进村投递;打造年业务量超千万件的邮政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2个;邮储银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不低于30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1.建强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依托县域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客运站、货运站、电商仓储场地、供销社仓储物流设施等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支持寄递物流企业入驻,鼓励配备自动化分拣系统,结合县域实际推动统一仓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渠道。(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邮政管理局、供销社、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各县〔市、区〕政府。以下均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2.因地制宜打造乡镇公共配送综合服务站。统筹乡镇邮政局(所)、交通基础设施、电商服务站、供销社等资源,打造区域性乡镇公共配送综合服务站,聚焦辐射周边、集散共配定位,按需拓展寄递物流、农村电商、政务便民、普惠金融等服务功能,持续提升便民惠民寄递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邮政管理局、供销社、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
3.持续推进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整合邮政快递村级网点、乡村商超、村民服务中心等设施资源,打造具备快递收投、政务服务、生活缴费、交通运输、农资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实现“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邮政管理局、供销社、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
(二)推动创新融合发展,提升服务保障民生水平。
4.支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结合县域产业优势和实际,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同“四好农村路”建设有机融合,以落实《河南省进一步支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豫交规〔2025〕7号)为抓手,积极引导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电子商务等市场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强合作,解决快递进村出村问题,更好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
5.推动邮快合作进村。注重发挥邮政网络和服务在农村末端寄递中的基础性作用,支持邮政快递企业深度合作,优化末端配送线路,实现进村邮件快件更大范围的共同配送,推动寄递物流向村覆盖、向户延伸。(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
6.创新政邮合作路径。坚持高效便民原则,鼓励依托县、乡邮政网点和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设立邮政政务服务专窗,提供政府相关部门授权范围内的政务服务事项代办服务。支持邮政快递公司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提供寄递服务。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可结合实际,发挥邮政通政功能,创新叠加警邮、税邮等寄递服务。(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
(三)加快运力资源整合,实现快递物流降本增效。
7.统筹配送运力。鼓励推行邮政县乡运输车辆、交通客运班车、委托第三方公司等方式集中运输邮件快件,根据农村物流寄递需求,调整优化县至乡(村)、乡至村运输线路的走向、站点、班次,保障邮件快件快速送达。支持推广无人车、无人机投递邮件快件,提升投递效率。(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邮政管理局、供销社、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
8.支持新技术应用。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对分拣处理设备实施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按需配备智能扫描终端、智能快件箱(信包箱)等。推广使用绿色快递包装物,助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支持在邮件快件寄递过程中应用车载卫星定位、智能视频监控等新技术。(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邮政管理局、供销社、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
(四)完善规范运营服务,提升寄递渠道安全水平。
9.推动规范化融合。有序推进客货邮融合运营服务规范化建设,鼓励客货邮融合发展运营主体建立健全运营服务标准、邮件快件交接程序、流程时效和投诉处理制度等,保证货物及时安全准确送达。(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
10.强化安全管理。推动邮政快递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执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全环节安全生产教育和突发事件处置培训。压实县域邮政快递业监管责任,探索运用科技手段,完善非现场监管方式,提升寄递渠道监管效能。(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
(五)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11.培育冷链寄递体系。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供销社和其他社会资本用好相关政策,加大对寄递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预冷保鲜、低温分拣、冷藏仓储等设施,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减少产品损耗,逐步健全农村冷链寄递物流体系。(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供销社、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
12.增强服务乡村文旅能力。结合县域优势旅游资源建设主题邮局,提供集邮、报刊、明信片和个性化邮票等多元化文创服务,多形式宣传、销售南阳特色名优农产品、手工艺制品,推进乡村文旅与寄递服务协同发展,助推红色文化传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责任单位: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邮政管理局、农业农村局)
13.提升乡村金融保障水平。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展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建立“政银联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推动金融服务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整合金融保险等资源,加大涉农金融服务供给力度,向种养殖户、粮食经销商、农业合作社等提供支付结算、融资、保险等普惠性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服务产业上下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邮储银行南阳市分行)
14.拓展农村电商市场。实施“数商兴农”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引导快递与农村电商协同发展,实现“电商+快递”有机融合,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开展电商培训和直播活动。积极开展鲜活农产品寄递服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农业农村局、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南阳分公司)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市政府建立工作会商机制,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牵头协调,市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研究推进有关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合力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细化目标任务,抓好工作落实。
(二)强化支撑保障。强化土地保障,各县(市、区)政府要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同级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对有新建、扩建用地需求的,要依法依规给予征地支持。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存量土地建设仓储、包装、运输装卸等具备邮政快递物流功能的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和乡镇公共配送综合服务站的,参照豫政办〔2024〕47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强化资金保障,整合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既有政策,统筹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或专项政策,支持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扩大农村地区上下行业务量。
(三)压实工作责任。市邮政管理局和各县(市、区)邮政快递业监管主体要强化行业监督管理,确保政治安全、寄递安全、网络数据安全、生产安全,实现行业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各县(市、区)政府要保障行业工作需求,落实属地责任,提升行业监督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