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

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文广旅局专场

发布时间:2025-10-29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分享:


33678012645885833

2025年10月28日上午9:30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文广旅局专场。

发布内容:介绍南阳市“十四五”期间文旅发展的整体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发布人:

任永亮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红岩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鹏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董全生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文物保护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李孟洲  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

主持人:

张黎斌  市委宣传部外宣办、新闻发布办主任  

 

市委宣传部外宣办、新闻发布办主任张黎斌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永亮先生,向大家介绍南阳市“十四五”期间我市文旅发展的整体情况。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红岩女士;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鹏先生;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文物保护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董全生先生;

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李孟洲先生。  

欢迎各位发布人!下面,先请任永亮先生作主发布。

11555752833386346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永亮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十四五”期间南阳市在文化广电和旅游领域取得的发展成果。

过去五年,是南阳文旅深度融合、提质增效的黄金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视察南阳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五聚五提”为抓手,实施“宛美”旅游战略,文化事业持续繁荣,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2024年共接待游客954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50.1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27.6%、53.6%。南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三年稳居第一方阵;市文广旅局先后两次被市委、市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一、文化事业持续繁荣,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我们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全市人民的文化自信。

一是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推出了《丹水颂》《医圣仲景》等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其中,《戈壁花开》《丹水颂》等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菊花山下有座衙》《守望》等剧目获“天山文艺奖”、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9周年之际,《丹水颂》赴京汇报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原创剧目《医圣仲景》在武汉演出期间,湖北省文旅宣传平台在线观看人数突破60万。大调曲子《彩礼风波》入围全国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二是文化供给多元普惠。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大剧院建成投入使用,迅速成为市民喜爱的网红打卡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有7个公共文化新空间获评国家级典型案例。群众文化供给从单一输出向多元普惠转变,市本级政府采购“舞台艺术送基层”活动1.65万余场,农村、社区公益电影放映近30万场次。年均开展广场舞、“四季村晚”等惠民活动1.4万余场,惠及群众超千万人次。三是服务设施智慧便民。“智慧文旅”建设成效显著,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让便民服务触手可及。文博场馆推出延时开放服务,文物藏品通过线上展览、直播等形式“活”起来,游客的体验感与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文化遗产保护有力,传承发展焕新出彩

我们始终将保护、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放在首位,考古与文物保护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展示利用工作有效推进。

一是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全面提升。2021年以来,累计争取省级以上文物保护专项经费1.77亿元,实施了一批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建成覆盖全市的文物综合监管平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至129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1273处,整体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一批重点考古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黄山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于今年7月获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批准。邓州宋金商业街考古成果获得中央领导关注,保护展示工程社会效果良好。方城八里桥夏文化考古新发现被评为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闻。瓦房庄汉冶铁遗址于2025年3月入选中国古代矿冶遗址申遗预备名单。二是博物馆事业有大发展。现有国有博物馆26家、非国有博物馆5家,馆藏文物10万余件,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市博物院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宣传展示南阳文化的重要窗口。“渠首遗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入选2022年国家文物局主题展览推介项目。三是非遗保护传承活力迸发。社旗县中原周庄非遗工坊“传统布艺”被评为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内乡县“非遗技能培训助力妇女职业技能提升与增收”项目入选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名单。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9名、市级非遗示范馆(所)30个。登记非遗版权作品1600余项,认定非遗工坊77家,开展非遗传承活动7700余场,观赏民俗表演、体验非遗技艺成为旅游新风尚。

三、业态融合成果丰硕,产业支撑更加坚实

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丰富多元融合的文旅新场景、新项目,着力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文旅带动百业兴旺。

一是建成一批新项目。先后建成并开放卧龙岗文化园、医圣文化园一期、南阳野生动物园等一批新项目,全市现有规上文化企业226家,住宿企业211家、餐饮企业246家,年收入超1000万的A级旅游景区达到15家。市场主体的持续发展壮大,有效支撑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二是创建一批新品牌。成功创成省级以上度假区、旅游示范街区6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4家。内乡县入选“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并创成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五朵山蓼花汀民宿获评“国家甲级旅游民宿”;南阳府衙休闲街区荣获2024年度“全省十佳消费新场景”。南召县探索形成的五朵山“三变三增”模式,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案例;桐柏县“三茶”统筹发展,获评全国“红茶重点产区”。三是培育一批新业态。深化文化赋能,打造了一批演艺空间、文化创意园、民宿集聚区等文旅消费新场景。卧龙岗文化园《飞龙会》、邓州市《又见宋金》等旅游演艺广受好评,《楚风汉韵之四圣映像》入选河南省旅游演艺精品名录。推动中医药机构与服务进景区、进民宿,持续提升康养旅游体验,创成一批康养旅游示范品牌,实现中医资源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七峰山夜游、五朵山溪谷咖啡等项目火爆出圈,成为年轻消费新热点。

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将突破一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50亿元。

四、文旅宣传多维发力,品牌声量持续攀升

我们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内宣外宣联动,展示南阳形象,讲好南阳故事,“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已成为省内旅游宣传的标志性品牌。

一是以特色活动聚流量。探索出 “以活动促宣传、以宣传扩影响”的新路径。依托丰富的山水、人文、康养等资源,紧抓节会、节点,成功打造了“四季游南阳”“高铁站文旅宣传”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反响强烈的品牌活动。连续三届世界月季博览会相关短视频播放量突破2亿,形成广泛传播效应。二是以宣传矩阵扩声量。整合景区、文旅爱好者、网红达人等资源,构建了覆盖全市、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新媒体传播矩阵,持续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文旅讯息超过1.5万条,线上相关内容总浏览量超5亿人次。通过设置“南阳文旅推荐官”“我为南阳文旅上分”等热门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单个视频播放量达980万人次。2024年五一期间,南阳跻身全国假期最受游客追捧的小众城市前五名。三是以品牌融入提能量。高质量承办10余场省级以上重大活动,主动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先后赴京津冀、长沙、武汉等重要客源城市,开展文旅推介20余场,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南阳文旅魅力,推介现场达成签约,推动客源互送合作。老界岭四季风光、桐柏太白顶雪景等文旅资源亮相央视核心频道150余次,在北京西站、郑州东站等全国重要交通枢纽上线宣传视频,扩大了品牌曝光度和影响力。

展望“十五五”,我们将继续锚定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国健康养生之都的战略目标,聚焦“两高四着力”,实施“宛美”旅游战略,做好文化、山水、月季、康养四篇文章,全面提升南阳文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真正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阳实践新篇章贡献更加强劲的文旅力量!

谢谢大家!

 

张黎斌

谢谢任局长生动详实的介绍!接下来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河南经济报记者

十四五期间,我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具体取得了哪些典型成效呢?谢谢。

18354420291696892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红岩

感谢您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关心。“十四五”期间,我们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为目标,以优质服务和产品供给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2021至2023年连续三年南阳市文广旅局群众文化满意度位居河南省第一方阵。主要做法如下:

一、构建便捷普惠网络体系,实现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十四五期间,我们围绕党的二十大中“健全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线上线下融合互通”的服务网络,实现优质文化直达基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优化。市中心城区“三馆一院”、邓州市“四馆一中心”等重要工程建成投用,全市公共图书馆增至15个,文化馆增至16个,文化站增至247个,丰富优质的免费开放内容吸引众多群众参与,累计服务3200万人次。方城县图书馆入选文旅部颁发的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二是数字建设有力。完成了公共文化云市县两级平台、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市级数字资源存量达220TB,充分实现资源直达、便捷共享。市文化馆建成了数字文化墙、数字资源库,截止目前线上用户达31.47万,点击率高达1.72千万人次;市图书馆“宛图地方文献”“我们一起读书吧”抖音等线上栏目累计观看量超1600万人次。三是新空间成绩亮眼。全市成功打造了公共文化新空间429个,17个空间案例荣获国家、省级荣誉,形成了一批业态多元、服务优质、富有活力的“文化客厅”,让群众有了更多家门口的好去处。今年8月份,我们承办了河南省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观摩交流会,为全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南阳样本。

二、惠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我们坚持文化为民导向,积极打造多元文化活动矩阵,吸引群众参与,实现凝心聚魂、文化润心。一是常态化活动擦亮品牌。全市年均开展广场舞、合唱、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等多彩活动1.4万余场,“点亮南阳”、宛图讲堂、菊乡书声、赊店书会等品牌活动持续擦亮,助力炒热“南阳 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城市品牌。二是高规格活动提升影响力。南阳积极争取,高标准承办了国家级四季村晚4场,群星奖、全民阅读、“咱村有戏”进景区等省级赛事活动7场,连续参与南阳月季博览会三届活动,举办花车巡游、“南都新赋 青春圆舞”“月季飘香 美好南阳”大学生文艺专场、戏曲惠民等活动40余场次,南阳文旅影响力不断提升。三是精准化服务架“心桥”。整合文旅系统“文博馆团”资源,通过“春雨工程”志愿服务,带着南阳特色优质文化产品走进新疆,与新疆阿拉尔市搭建起了豫疆文化交流桥梁;几年来,我们持续在暑期创新开展“魅力南阳大家唱”“点亮南阳”“公益晨读”等各类活动,实现文化进基层精准配送,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获得广泛好评。

三、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交流,谱写文化自信出彩篇章

十四五期间南阳群众文化事业活力迸发。我们着力培育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创作精品力作,推动南阳文化走出河南、走向全国。在河南省第十四届、十五届群星奖比赛中,我市获得一等奖8个,总获奖达15个。在全国群星奖大赛中,我市凭借原创精编作品两次入围。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决赛中,我市作品大调曲子《彩礼风波》生动诠释新时代移风易俗的主题,成为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典范。此外,我市多次作为河南省唯一代表队亮相西部民歌会、大运河沿线曲艺交流展演等国家级、区域性重大文化交流活动。今年3月份,我市民歌《九莲灯与编花篮》代表河南省赴广西南宁参加全国村歌大会,10月份我市合唱团到宁夏中卫参加沿黄九省(区)农民合唱展演等,这些精品展演大大提升了南阳对外的城市形象和美誉度。

五年耕耘南阳公共文化服务硕果累累。十五五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遵循,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丰富产品供给,创新活动开展,优化服务保障,为推动中原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南阳力量!    

谢谢大家!

 

大河报记者

考古也是近些年的一个热点话题,刚才讲到我们南阳的考古工作在“十四五”期间也取得了多个重大成果,其中南阳黄山遗址入选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目前正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请问该遗址的重大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后续在文物保护与公众展示方面又有哪些具体规划?

5016494995496723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文物保护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董全生

黄山遗址位于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北,东临白河、北依丰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极具代表性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其发现、发掘与研究对中华文明探源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正积极推进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黄山遗址发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出土一件独山玉质的玉钺,被誉为“中华第一铲”。2018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联合组成考古队,启动了新一轮主动性考古发掘,揭示出仰韶、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叠压的完整文化序列,以及玉器作坊、高等级墓葬、水路交通系统等重大遗迹。大家知道,南阳地区属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这些考古发现也实证了南阳地区是我国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区域,为探索中华文明演进发展提供了关键材料,这是黄山遗址重大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先生将其与石峁、陶寺等遗址并列,视为“文明初成”的典型代表,曾在遗址现场挥笔题写“文明在宛”。

关于黄山遗址的文物保护、研究和展示工作,我们也同步推进。2022年,黄山遗址入选河南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同年市政府正式启动黄山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今年7月又被国家文物局正式纳入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填补了我市没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空白。规划建设内容包括遗址文物本体保护、遗迹复原展示、博物馆建设等,目标打造“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和“文旅融合样板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期的规划论证和审批工作任务艰巨,目前已经基本完成。项目一期山顶核心区的考古大棚正紧张有序地建设着,预计将于2026年元旦前建成。遗址博物馆、综合服务中心、考古工作站等主要建筑设计方案已经确定,计划明年开工建设。“十五五”期间,南阳黄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正式与公众见面,有望成为南阳又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南都晨报记者

十四五时期,是南阳文旅复苏振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能否具体介绍下五年来我市在文旅产品供给优化升级方面取得的成效?

9867102003351345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鹏

感谢您的提问。“十四五”时期,我们深入实施“宛美”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产品提档升级,旅游业态创新发展,文旅资源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跨越式增长。全市A级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人数及营业总收入均实现翻一番的跨越式增长。现就相关工作回答如下:

一、观光休闲度假产品质量显著提升,旅游精品矩阵加速形成

实施全市旅游景区、度假区精品改造提升工程,构建起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体系。创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27家,省级以上休闲度假品牌8家,形成了以高等级景区为龙头、特色景区为支撑、旅游产品类型多元的全域旅游格局。全力支持丹江大观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积极推动五朵山九龙湖和老界岭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前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创建省级乡村旅游品牌56个,小众游、近郊游、乡村游成为游客新宠。康养旅游初具规模,创建康养旅游基地20家,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20家,打造康养服务站4家,创新推广中医药体验、养生药膳、中医技法、艾灸等项目,五朵山“民宿+艾空间”项目成为华中地区康养度假旅游新地标。十四五期间,争取上级旅游发展资金5011.63万元,组织开展了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共普查旅游资源单体15054处,为构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科学体系,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旅游体验互动产品供给不断丰富,沉浸式文旅新场景全面涌现

针对年轻群体对个性化、互动性、社交化旅游的需求,组织开展了“非遗进景区”“演艺进景区”“戏曲进景区”“文化活动进景区”等系列活动,创新推出了“旅游+演艺、文化、康养、体育、科技、非遗”等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实现视觉、听觉、触觉、情感的多维体验与深度共鸣。卧龙岗武侯祠推出的“天下诸葛亮 齐聚卧龙岗”常态化实景演艺活动,老界岭推出的“云中”系列产品,医圣文化园打造的“医圣奇妙游”国潮沉浸体验,五朵山打造的“溪谷咖啡”、七峰山的“十里花溪”等新业态项目,已成为南阳文旅最具辨识度的“流量担当”。旅游景区还推出夜游项目,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景区二次消费收入占比已达65%以上,实现了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旅游惠民举措持续优化,全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全面落实旅游景区法定门票优惠政策,创新推出针对特殊群体的优惠政策,持续激活文旅市场活力。制定出台了对退役军人、“中原学者”“无偿献血者”、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群体实行免景区门票政策;在法定节假日和重大节会期间,指导景区推出主题文化活动与门票减免政策。“十四五”期间,惠及游客超4000万人次,游客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各位朋友!“十四五”收官在即,我们将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深化业态融合、完善设施服务,让“南阳 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城市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谢谢大家!

 

大象新闻记者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消费活跃旺盛,请问在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2791963064675651

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李孟洲

谢谢您对文旅市场执法监管的关注,十四五期间,全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大力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与监管工作和各项专项行动,开创了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新局面,有效维护了我市文化市场安全稳定。

一、推进文化执法改革、整合队伍职能,持续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十四五以来,我市按照省、市对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要求,解决了市、区多层级执法、落实了“同城一支队伍”要求,职能整合后,及时承担起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扫黄打非”等行政执法职责,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的政治性、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加强执法检查,开展专项整治,持续保持文旅市场安全稳定

一是文化市场方面,我们重点加强了演出市场的全链条监管,持续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力度,清理查处含有禁止内容的文化产品,不断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二是旅游市场方面,重点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突出问题,持续持续深化“导游乱象、强制购物”专项整治行动。三是持续推进“两法衔接”,实现了案件移送、受理、查办等各环节的无缝对接,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和失信惩戒有效衔接,形成了打击合力。“十四五”以来,全市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检查人员388796人次,累计检查文旅经营单位137597家次,办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952件,有力的维护了文化市场安全稳定。

三、规范涉企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持续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

一是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规范行政检查文书,实施事项清单管理办法,严格“清单之外无检查”,从源头上杜绝随意执法。二是积极探索文化监管新模式,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以普法教育、行政指导和责令整改为主,做到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红线,着力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以高效的执法监管为我市文化和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谢谢。

 

张黎斌

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它问题需要了解,会后可以与发布单位联系,进一步采访了解。

媒体朋友们,“十四五”以来,南阳立足丰富文旅资源禀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开创了文化繁荣兴盛新局面。在此,恳请新闻媒体继续关注南阳文旅高质量发展进程,多角度宣传文旅融合的新突破、新成果,生动讲述“南阳 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精彩故事,为加快建设文旅强市营造良好氛围。

最后,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