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

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

发布时间:2025-10-22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分享:


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

2025年10月21日上午10:30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

发布内容:介绍南阳市“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发布人:

张栓誉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岳晓英  市交通局运输局党组成员,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郭吉保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兆东  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

王  飞  市地方海事航务中心主任

主持人:

张黎斌  市委宣传部外宣办、新闻发布办主任  

 

市委宣传部外宣办、新闻发布办主任张黎斌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栓誉先生,向大家介绍南阳市“十四五”期间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 

市交通局运输局党组成员,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岳晓英先生;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吉保先生;

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杨兆东先生;

市地方海事航务中心主任,王飞先生。

欢迎各位发布人!下面,先请张栓誉先生作主发布。

 

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栓誉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南阳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媒体朋友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十四五”时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效。回顾这五年的历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引领,聚焦“两高四着力”,勇担使命、真抓实干,全面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绿色发展、行业治理等方面工作,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下面我从4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聚焦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十四五”以来全市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19.18亿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2594公里。一是高速公路方面。郑西、焦唐等5条、240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已建成通车,渑淅高速淅川至省界段、南邓高速等2条、92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年底将建成通车,通车总里程将突破1100公里,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二是内河航运方面。围绕唐河航运工程一期年底前主体完工、基本具备通航条件目标,持续加快项目建设。唐河二期、白河航运项目按照省政府明确的建设时序,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三是普通公路方面。实施普通国省道改扩建项目71个、860公里,干线公路优良率达到92%。新改建农村公路5690公里,实施危桥改造975座,完成安防工程2611公里。四是铁路方面。基本形成以宁西铁路、浩吉铁路、焦柳铁路、郑渝高铁为骨架的“一横三纵”铁路网格局。南信合高铁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正在进行可研评审。五是航空方面。姜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稳定在100万人次左右,运输效率持续提升。

二、运输服务能力有效增强

一是客运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持续优化客运网络布局,“十四五”期间,投资10.72亿元、投入运营17个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客运场站。积极推进客运转型升级,“三顾出行”等客运定制品牌和经营经验已得到有效推广。完善95128巡游车平台“一键叫车”服务覆盖面,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提供便捷出行服务。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打造“宛东公交”品牌,投入318台新能源公交车,开通10条市到县公交,日均运送旅客4万余人次。二是客货邮融合不断深化。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高质量邮政快递物流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方案》等配套性政策文件,创新性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全市4566个行政村以“定线班车+公交运营”方式,实现村村通客车。建成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10个、“多站合一”乡镇服务站56个、村级服务点3019个。通过“客货邮”融合发展,有效助力全市邮政快递业2024年寄递业务量突破7亿件,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今年10月15日,省政府在我市淅川县召开了全省客货邮融合发展现场会。三是物流降本增效成效显著。持续培育壮大物流企业,西峡龙城物流成功创建5A级物流企业,全市A级物流企业累计达39家,居全省第二位。因地制宜推进多式联运试点,成功开行俄铝进口中欧班列,打通我市与连云港、防城港、青岛港铁海联运通道,加快宛品出海步伐。依托优势企业,支持西峡县公铁联运物流园、内乡县牧原智慧物流园、豫资海元大宗商品供应基地等项目建设。

三、绿色交通发展稳中有进

一是实施数字交通工程。编制《南阳市数字交通发展规划(2023—2025年)》,实施建设南邓智慧高速、南阳市普通公路智能感知系统工程、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监管平台等数字交通重点工程。中交国通已建成全国首家实体隧道科研试验平台,自主研发的公路桥隧群监测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桥隧安全性能;南邓智慧高速作为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智慧高速综合管理平台已上线运行;市级普通公路视频平台已接入117路视频信号。二是打造新基建示范工程。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南阳汽车站智慧客运枢纽试点工程、内乡牧原智慧物流园、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丹江口水库水陆交通监控智慧化平台工程等4个智慧项目被确定为全省新基建示范工程。三是大力推动交通运输绿色发展。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模式,建立标准化城市货运绿色配送体系,新增新能源货车5210辆。积极推动公共交通领域车辆清洁化新能源化,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100%,更新新能源出租车480辆,淘汰国三、国四排放营运车辆1.66万辆,完成老旧营运船舶拆解87艘。

四、交通行业治理卓有成效

持续推进“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治本之策,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安全治理,推进实施重大风险动态管控,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支撑,治本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实施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四个一”“四道杠”工程,已完成3554处平交路口改造,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推动普货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升级应用,全市3万余台营运货车已全部安装4G智能视频监控设备。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依法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有序的运输市场环境。我市“交通执法路长制工作法”入选交通运输部行政执法“四基四化”建设典型案例。坚决守牢“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制定《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普通公路提升项目建设方案》,全面提升道路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涉河涉库交通设施与库区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创新“无感审批”服务,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与“十三五”时期相比,政务服务办事环节减少50%、审批时间压缩90%。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下一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的目标任务,聚力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谢谢大家!

 

张黎斌

谢谢张局长生动详实的介绍!接下来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请问“十四五”以来,我市“四好农村路”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 

市交通局运输局党组成员,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岳晓英

 

感谢媒体朋友对我市农村公路发展的关心!

“十四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农村公路作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农村公路网络实现从“通”到“畅”,再到“好”的跨越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了坚实根基,主要取得了4方面成效:

(一)农村公路网覆盖范围全域拓展

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7242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全市95%的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100%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100%的建制村及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形成了县道贯通城乡、乡道往来密织、村道抵田连户的农村公路网络,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农村公路提档提质工程成效显著

“十四五”期间,全市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目标为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改造桥梁850座,实施安保工程1000公里。五年来,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0.4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6341公里,改造桥梁1016座47437延米,实施安防工程2720公里。连年来,南阳市农村公路完成投资、里程、桥梁改造规模均居全省前列。

(三)“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硕果累累

全市“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4个,2023年9月全国“四好农村路”交通强国试点调研研讨在南阳举行,2025年10月全省客货邮融合发展现场会在南阳市淅川县召开。在首届“河南最美公路”评选活动中,我市内乡县X004夹大线等4条农村公路获得河南十大“最美农村公路”荣誉称号。桐柏县Y023陈淮线入选全国“2025年度美丽公路项目”;内乡县X004夹大线、桐柏县X006大下线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安部2024年度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精品工程。我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先进行列。

(四)交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我们始终坚持以“四好农村路”为引领,大力实施“公路+”,将农村公路与环境、文化、生活、旅游等充分融合,形成“一路一特色、一路一主题”的品牌文化,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公路的先导和带动作用,建设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小康路,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如内乡县在规划建设中结合当地农产品,深度链接扶贫产业,打造了万亩核桃园,为村民打通了致富之路,实现了农村公路+扶贫,农村公路+产业,农村公路+观光;淅川邹官线被评为“百城千镇智慧路”;桐柏县秉持“交旅融合、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构建了“交通为体,多元共生”的发展体系,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桐柏段(映山红经徐寨至老街)入选河南省“公路旅游”特色路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法治日报记者

“十四五”末,南阳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1123公里,请问我市高速公路建设“十四五”期间重点开展的工作?

 

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吉保

 

感谢记者朋友对高速公路的关注。“十四五”期间,是我市高速公路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阳围绕“一规划一意见”,把握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机遇,从三方面发力,取得里程碑式成就。

(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擘画现代化路网蓝图

高速公路规划决定城市发展格局,“十四五”伊始,南阳以《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为总纲,结合自身定位和区域发展需求深入调研。坚持“开门编规划”,出台了《南阳市“十四五高速公路发展规划”》,科学谋划并推动了渑淅、焦唐、南邓、郑南、南新、嵩内等一系列关键项目,明确了构建“两环四横八纵”高速公路网络的总体发展方向,至2035年规划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1673公里,至2024年底已建成通车里程1031公里,规划里程和建成里程均居全省第一。

(二)坚持项目为王,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

“十四五”期间,我们牢牢抓住省政府投资4000亿元实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争取到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西峡至淅川段等“四条七段”高速公路项目集中落地,总建设里程达到331公里,投资超400亿元,建设体量和投资额度在我市交通发展史上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同时,自主谋划储备嵩内高速等五条新建项目,总里程437.9公里,总投资558亿元,为长远发展蓄势。

(三)强化环境优化,五级联动打造“南阳速度”与“南阳品牌”

优良建设环境是项目顺利推进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推行“市县乡村组”五级联动工作法,将环境保障责任压实到各级政府。沿线政府主动作为,职能部门协同作战,打响“全省最优建设环境保障”品牌。2025年,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123公里,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次。

展望未来,南阳的高速公路建设必将为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更为坚实、更加畅达的交通支撑!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央广网记者

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服务行业,关系国计民生、服务千家万户,请问“十四五”期间,我市围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取得了哪些成效?

 

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 

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杨兆东

谢谢这位媒体记者的提问。“十四五”期间,我市围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在客运服务、货运物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服务经济大局取得新成效。“十四五”期间,我市先后获得“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和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荣誉称号,公交车辆由创建初期的882.4标台提高到1699.4标台;万人公交车标台数由创建初期的7.92标台提高到13.22标台;公交线路由创建初期的593公里提高到905.8公里;公交专用道由创建初期的14.7公里提高到66.4公里;绿色出行分担率由创建初期的70.9%提高到80.4%。全市共完成客运量2.96亿人、客运周转量305亿人公里,货运量16.5亿吨、货运周转量5748亿吨公里。

公共交通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坚持公共交通与城市道路同步规划、协同发展,累计优化调整线路95条,新增站点119个,开通网约、定制公交线路39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通过手机实时查询、网上预订和电子支付等手段,提升公交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增强了用户体验。推动公交行业的绿色转型,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达到100%。累计建成无障碍公交站台254个、购置“低地板”公交车144辆,打造了5条敬老爱老示范线路,为广大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高质量公交出行服务。

客运服务能力稳步推进。指导各县(市、区)运用信息化平台、手机APP、动态二维码等软件,发展农村客运网络约车、一键叫车等服务,提升农村群众出行服务质量。在“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的基础上,实现全市建制村客运线路100%全覆盖。持续提升95128电召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间,95128叫车服务平台每月接收电话叫车订单4万余单、运输乘客50万余人次,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成功开通了唐河、社旗、方城、南召等10条跨区域公交线路,为市区周边县市的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绿色出行方案。

货畅其流成效显现。全市共有普通货运企业1567家、普通货运车辆7万余辆,危险品货运企业59家、危险品货运车辆(含挂)4000余辆。80多个乡镇建设了货运物流信息平台,通过线上方式发布货物运输、配载物流信息,有效提高了货物实载率和运输企业、货运经营者的经济效益。现有网络货运平台企业10家,累计整合社会零散运力2.58万辆,整合货车司机2.09万人。深入推进客运、货运、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全市已建立融合站点1.3万个,开通融合线路625条,日均代运邮件超15万件,4028个邮政村级站点已实现叠加快递服务功能,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抬脚上客车”“门口收快递”。

谢谢大家!

 

南都晨报记者

南阳市作为全省唯一拥有长江水运通道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当前航运项目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请问目前项目推进的核心进展如何?建成后将为南阳乃至全省交通格局与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关键影响?

 

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 

市地方海事航务中心主任王飞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当前南阳正紧扣省委、省政府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部署,全力推进航运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实现“通江达海”目标,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以关键节点攻坚为核心,项目建设全速冲刺。作为南阳航运的核心工程,唐河复航一期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截至目前,唐河一期自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40.5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5%。其中,项目主要节点工程郭滩枢纽、水台子枢纽、郭滩港区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郭滩大桥已进入收尾阶段。整体项目拟于2025年底前主体完工,年底前具备通航条件,建成后移交运营主体统一管理、运营。

二是以构建交通枢纽为目标,区域联通效应凸显。项目建成后,将彻底结束南阳“不沿江、不靠海”的历史。通过唐河联通汉江、长江,南阳将成为豫鄂衔接的水运枢纽,与铁路、公路、航空形成“四位一体”综合交通体系。同时,借助唐河沙河联通工程,可实现南阳航运与全省骨干航道网贯通,深度融入国家“汉湘桂”运河通道,让河南的物流通道直连长江经济带、辐射成渝城市群。

三是以带动经济发展为导向,综合效益持续释放。从物流成本看,水路运费仅为4至6分钱/吨公里,未来唐河全线通航后每年可帮企业节约约40亿元的物流成本,同时节约能源24万吨、减少碳排放50万吨以上,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从产业发展看,沿唐河将形成产业集聚区,吸引物流、制造等企业布局,预计年增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带动税收10个亿元,为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2025年通航目标,加快剩余工程建设,同步做好运营衔接,确保项目早通航、早见效。谢谢大家!

张黎斌

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它问题需要了解,会后可以与发布单位联系,进一步采访了解。

媒体朋友们,“十四五”以来,南阳聚力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持续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绘就了交通运输转型高质量发展新图景。衷心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心、支持南阳交通运输发展,广泛宣传我市的创新举措与典型经验,共同为南阳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最后,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