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五年来,全市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绿色发展和行业治理,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
综合交通体系持续完善。“十四五”期间,全市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19.18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259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唐河航运工程一期项目加快建设;实施普通国省道改扩建项目71个、共860公里,干线公路优良率达92%,新改建农村公路5690公里;基本形成“一横三纵”铁路网格局;姜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稳定在100万人次左右,运输效率不断提升。
运输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累计投资10.72亿元,建成并运营17座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客运场站。积极推动客运转型升级,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客运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全市4566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客车,农村客货邮融合创新发展。持续壮大物流企业,推进多式联运试点,助力“宛品”出海,物流降本增效成果明显。
绿色交通发展稳步推进。实施南邓智慧高速、普通公路智能感知系统、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监管平台等重点数字交通工程。打造新基建示范项目,推动运输结构绿色转型,建立标准化城市货运绿色配送体系,新增新能源货车5210辆。公共交通领域车辆清洁能源比例大幅提升,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100%,更新新能源出租车480辆,淘汰国三、国四排放标准营运车辆1.66万辆,拆解老旧营运船舶87艘。
交通行业治理成效显著。持续推进“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治本措施,深化重点领域安全治理,加强重大风险动态管控与科技支撑,治本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普货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升级应用。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维护公平有序运输市场。坚决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推动涉河涉库交通设施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创新“无感审批”服务,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