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围绕这一主题,我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精心组织,各县(市、区)及各行业部门积极响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活动期间,我市聚焦提升全域防灾减灾韧性水平。一方面,扎实推进防灾基础设施韧性建设,组织对城市内涝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关键部位开展风险排查与“回头看”,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同时加速构建覆盖市、县、乡、村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另一方面,创新投入机制,推动“灾害救助+金融保险”试点,扩大巨灾保险等覆盖范围,并深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健全风险评估与共享机制。
为广泛普及减灾知识与韧性理念,我市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五进”活动。通过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指导风险自查与应急演练,宣讲防灾知识,将韧性理念融入安全教育。各地还积极运用短视频、动漫等融媒体产品拓宽宣传渠道,并组织开展多层次灾害信息员培训和防汛、地震等专项应急演练,有效提升了基层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此次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进韧性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