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探索“数治之策” 打造数字化治理“邓州样板”

发布时间:2025-09-23来源:宜商南阳

分享:

近年来,邓州市以“数字邓州”建设为总牵引,全面构建城市大脑底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基层治理平台及典型数字化应用场景体系,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与群众获得感。


       建强基础设施,夯实“数字化”治理底座的硬支撑


“数字邓州”项目于2021年8月启动,采取“整体统筹、分期推进、迭代完善”的路径,着力打造“一个城市大脑、一个指挥中心、一个服务门户、多个应用场景”的体系架构,是南阳市首个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县域数字城市样板工程。


目前,一期项目建设已完成,城市大脑数字底座、基层治理信息化平台、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归集36个部门超8353万条数据,形成“统一指挥、统一展示、统一分析”的城市智能中枢。随着二期项目的全面铺开,教育、医疗、农业、文旅、乡村治理等重点领域加速推进典型场景数字化转型,城市数字底座日益夯实。


       迭代升级平台,拓宽“六个一”数治枢纽的主干道


邓州市优化升级基层治理信息平台,健全以“一个大数据平台+六个一业务板块”为载体的枢纽工程,综治搭台、数治唱戏,构建数字化治理的“主干道”。


云端建库,一库采数据。建成覆盖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等社会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实有人口数据实现清单管理,全部房屋地址录入平台,单位(部门)情况纳入系统。依托上述数据,实现以人查房、以房找人等关联功能,在数据之间建立鲜活联系,健全数字可追踪、信息能应用、诉求接得住的基层治理工作台账。


数据联网,一网观全市。以基础数据为底座,统一做好关键要素归纳分类,经过分析研判,构建涵盖“网格、人、地、事、物、情、组织”七类统计标准的“一张网”数据服务板块。全市信息统一上墙,社会治理“挂图作战”,打造全天候、无死角、不打烊的社会治理“晴雨表”。


在线划格,一格能统管。平台搭建“事件管理中心”模块,嵌入网格化服务管理措施,上情及时下达,保障网格员知晓要求、明确重点。网格员可借助移动端平台,下情迅速上报,同时平台可一键下达任务并调度处置。本年度以来,事件管理中心已收录处置各类事件1783件。


流程闭环,一环控全程。构建“窗口+云端+网格员”的“一条线”工作路径,打造上下贯通、横向互联、条块结合的多元化解工作闭环。目前,开通“常驻+轮驻+入驻”单位账号14个,支持110非警务、120医情、12345民情等信息流转。


线上设站,一站查“五情”。依托平台建立的“五情”(警情、舆情、诉情、访情、民情)联动分析站,动态掌控各类风险发展趋势,科学剖析问题根源,实现“五情”风险一体化研判。平台运行以来,收集风险11763件,下达突出矛盾风险交办通知216份,以数据驱动决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对表列单,一单明职责。编辑平安建设任务书,线上衔接“七防两反一工程”与“三量三率”等工作指标,构建负面事件指标体系,综合事件类型、分布区域、处置效率、群众满意度等维度开展智能评估,做到客观精准评价。


       创设多元场景,构建“数治+政务服务”的新生态


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的同时,邓州市着力推动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一体发展,在多个重点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


“数字办公”高效协同。公务人员通过蓝信手机端可实现通知公告、调查问卷、考勤打卡、电话会议、实时通信等,提升办公效率。目前,蓝信协同办公平台已覆盖邓州164个单位、3217名用户。


“数字乡村”智慧兴农。在邓州市5个代表区域选取黑老土、砂姜黑土、黄老土、黄胶土、潮土5个精细化种植基地,建设大田种植物联网监测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的土壤、墒情、气候、水肥状态实时监测。通过农业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动态,生成全市作物种植建议报告,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种植决策。


“数字文旅”赋能产业。通过数字文旅网站、微信小程序等渠道,为游客提供旅游资源介绍、全景VR畅游、旅游资讯、智慧导览、智能咨询、景区酒店预订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建设文旅综合监管平台,开展客源结构分析、导游行业监管、旅游消费研判等工作,并运用大数据对全市文旅资源和全域旅游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为产业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保障企业充分享受“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政策红利。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