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动态 > 淅川县

淅川县:清风涤荡润丹江

发布时间:2025-09-12来源:南阳日报

分享:

“‘扫码登记+统一结算’规范了流程、统一了标准,基层接待的担子轻多了!”9月10日,谈起公务接待新规,淅川县一位乡镇干部感慨道。

清风吹拂,正气充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淅川县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转作风、办实事、促发展,书写出作风建设与水清民富县强县域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崭新篇章。

守护碧水北送

“严实作风”筑牢生态屏障

清晨的丹江口水库,雾霭轻拂湖面,一架无人机划过长空,县河长办工作人员李刚紧盯屏幕实时观察水面情况。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淅川肩负着“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任。面对库岸线长、巡护难度大的现实,淅川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锤炼作风,优化“空天地人”立体护水体系:卫星监测、电子围栏、自动监测站精准防护,8000余名护水员网格巡护,让违法行为无处藏身。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淅川的每一步探索,都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实干担当、长效常态”要求的生动诠释——开展库区环境综合整治“雷霆”行动,完成508个丹江口水库及丹江排污口整治任务;城区污水管网铺设率达90%,农村污水管控率达86%,水质稳定达标率100%;修复退化林12.9万亩,治理废弃矿山207.28公顷,全县水土保持率达到83%,成功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振兴乡村沃土

“务实举措”激活共富源泉

初秋时节,九重镇武店村丹一饮品公司内机器轰鸣,一瓶瓶清水欢快涌出。过去武店村一度面临产业基础薄弱、旧厂房闲置的发展困境。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干部不再困于文山会海,而是把脚步迈进田间,把问题解决在一线。”驻村第一书记穆洪竹说,“经多方调研,村集体以厂房和部分设备入股,与企业合办水厂,沉睡资源成了‘活资产’。”

武店村的清泉,只是淅川乡村振兴长卷中的一滴水花。全县新补植改造特色林果1万亩,新发展中药材4500亩,创新麦辣套种模式,恢复发展“香花辣椒”4200余亩;建成2个和美村、6个富美村,村容户貌持续改观;举办“三个一”等移风易俗主题活动60余场次,覆盖群众1.7万人次,社会风气向善向好……淅川用实效写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乡村振兴答卷”。

紧扣民生温度

“为民初心”擦亮幸福底色

“走,去湿地公园游泳!”今夏,淅川县湿地公园户外游泳场正式开放,成了热门打卡地。通过科学规划安全区域、高标准配备救生和净水设施,变之前的“堵”为现在的“疏”,既守住了丹江的清波,又回应了群众的亲水期盼。

淅川县将作风建设的成效切实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强劲动力,一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落地生花:节假日期间全县公交免费乘坐,36处“清凉港湾”避暑点贴心开放;深入推进教育改革,2025年淅川高考成绩实现“九连增”;持续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持续推进医共体改革,实现人才、设备交流共享;完善养老服务网络和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络,老有所养更有质量,1354名留守儿童委托照护协议全部签订。

清风劲吹,丹水浩荡。淅川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涤作风、护清水、促振兴、惠民生,用实干作答,以实效交卷,写就清水北送、乡村蝶变、民生幸福的崭新篇章。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