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更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从今年3月开始,我市各级党组织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一体推进“学查改”,锲而不舍转作风,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新局面,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下真功求实效,学习教育扎实开展
2025年,“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正在谋划。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在省委第二督导组的有力指导下,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中央、省委要求,精心部署、雷厉风行,层层落实、步步深入,严格按照“党委抓、抓党委”要求,高效闭环推进落实。
市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委要求,市委书记王智慧作出专题批示18次,先后深入邓州、宛城等地督导推进,带头树标定向;市长路红卫等市厅级领导多次到分管领域和联系点调研指导。
建立市委党建领导小组统筹、工作专班协调、督导组协同、县市区跟进、基层党组织落实的工作体系,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严格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自上而下一贯到底抓落实。
各级党组织坚持边学边查、真改实改,坚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坚持严督实导、统筹发力,坚持动真碰硬、解决问题,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深化活用“以上率下、全员覆盖、灵活多样、警示教育、聚焦发展”研学机制,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聚焦规定内容,突出重点对象,丰富方式方法,各级领导干部“七一”前后讲党课1.9万余场,16万余名党员干部完成网络专题培训,1.94万个基层党组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中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经历了一次集中的思想淬炼、党性锻炼、政治历练,改进作风的自觉更加坚定,群众对清风正气的感受更加深切。
优生态增活力,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遵规守纪才能放手干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约束,更是保护,通过学思践悟,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纪律观念显著提升,党风政风持续向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更充足、动能更充沛。”在全市座谈会上,党的二十大代表张玉滚、全国劳动模范翟春艳等相继发言,道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
坚持“学干”并重、“查改”贯通、“建治”结合、“质效”双提,各级党组织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查改一体推进系列专项行动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考察南阳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市50多万名党员在社会治理中亮身份、打头阵、作表率,点燃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严守铁规矩,聚焦整改整治,确保查有力度。严格对照“两个清单”28条具体问题、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四个“十严禁”要求和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案例等,组织各地各单位逐条逐项对照检视,深挖细查、不留死角。聚焦四个“十严禁”和集中整治医德医风突出问题,出台《开展深化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分“战区”建网格强化监督检查工作方案》,采取联合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精准发现、严肃查处。对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发现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再摸排、再起底,将新问题列入查摆问题清单。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全市分层级大规模针对性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从厅级领导到普通党员,在谈体会中一致认为:“学出了警醒戒惧、学出了对照反思、学出了努力方向。”
坚持动真碰硬,确保改有成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惩治防一体发力,对顶风违纪行为严查快处,对典型问题公开通报,以实际行动狠刹歪风、强力整治,让铁规矩更铁、硬杠杠更硬。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在担当作为中下真功,在服务群众中见实效。卸掉应减之负,负担减轻了、机制顺畅了、作风更实了。我市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探索实施的整治形式主义“二十减”工作经验分别在中办《督查工作交流》、新华社、《人民日报·内参》刊发。西峡县减会议、减报表、优调研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头版刊发。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群众,主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困难攻克在一线。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走进机关单位、企业车间、学校医院,协调办理民生实事1780件。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1.9万人次,解决群众身边问题1.3万件。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企业诉求,推动5项工作流程再造、落实效率提升55%。
走进田间,以下看上,全市组织117个专家指导组包村联户开展技术服务,新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5.5万亩,新规划建设6大产业、19条乡村富民产业链,建成乡村振兴产业园197个、入驻企业1262家,实现23万名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稳定就业,新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4个。市农业农村局刀刃向内简审批,便民高效优服务,“大厅之外无审批”案例入选全国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典型。
深入企业,以企观政,创新“三单一表一卡”,打造“三位一体”体系,构建“四步管理”闭环。全市2361名党员干部走访6610家“四上”企业,“一企一策”解决问题率达93%。
下到网格,以小见大,严格落实“五基四化”,培训基层治理骨干6.5万人次。建立“县乡点”常态化调研机制,反馈督办问题216条。全力建强“五支队伍”,调整优化网格1.97万个。排查社会治理问题1970件,整改完成率达95.63%,均位居全省前三。
作风大转变、发展增动力,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南阳在全省首轮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中位居6个试点市第一。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个、0.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经济社会发展成色不断提升。
立得住落得实,建章立制抓常抓长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
数字的背后,是区域能级的稳步提升:卧龙大桥改扩建工程正式通车,明山路、文化路等完成提升改造,龙腾路、车站南路、白河大道提升改造工程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加快崛起。邓州市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列入国家级产业集群申报名单,社旗县智能仓储货架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南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工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数量全省第1,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3,农村沟渠连通整治率100%,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南阳电厂二期进展顺利,白河南电厂项目完成核准,内乡青杠树抽水蓄能项目完成预可研,西气东输三线(河南段)具备投产条件,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数字的背后,也是一处处市民“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幸福: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移风易俗润泽民心……广大居民真切感受到了家门口“触手可及”的美景和“近在咫尺”的幸福。大家畅谈身边的点滴变化,为求实求效的好风气叫好。
从纸面到心间,从认知到认同。走深走实的学习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受到一次全面深刻的作风锤炼和精神洗礼,砥砺了政治品格、提高了思想觉悟、弘扬了优良作风,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
这一切充分说明:唯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抓学习教育、抓作风建设就是抓发展、抓改革,抓民生、抓稳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
锲而不舍强作风,久久为功树新风。在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我市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着力建立问题查摆整治常态长效机制,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建治结合、固本培元,学干并重、推动发展,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实干实绩实效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努力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