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动态 > 唐河县

唐河县:激活公益诉讼新效能

发布时间:2025-08-25来源:南阳日报

分享:

唐河县人民检察院以规范流程为基、以精准监督为要、以协同共治为径、以公开监督为纲,深化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刚性履职,共促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夯实履职根基

2024年,唐河县人民检察院在全市率先出台《唐河县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意见》《唐河县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意见》,从日常工作、联络沟通、成果报告三方面构建闭环机制,为双向衔接转化落地见效提供制度保障。

明确责任分工是高效推进的关键。县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县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与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形成“三方联动”工作格局,县检察院专门设立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工作办公室,对人大、政协移送的线索统一登记、集中管理、分析研判。对可转化为公益诉讼案件的线索,实时报送案件受理、立案、办理进度至人大、政协相关办公室;定期召开联席会,协商通报工作进展,破解堵点难点,对重点督办建议即时研究处置措施,确保流程规范、衔接顺畅。

精准破解难题

该院建立“民生导向+数据研判”监督选题机制,定期梳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中的高频诉求,结合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分析,将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公共设施保障等领域列为监督重点,让检察履职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同时完善“检察建议+跟踪问效”整改机制,对制发的检察建议分级分类管理,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时限与验收标准,通过“回头看”压实整改责任。此前,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治理城区无障碍通道”建议,检察官7次深入城区主干道实地排查,发现盲道被占、破损、设计不合理及无障碍通道安全隐患等问题,随即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民生关切得到切实回应。

推动协同共治

为激活监督效能,该院深化“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应用,遴选21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平台志愿者,通过线索提报、参与办案、专业咨询等方式,为公益保护注入“外脑”力量。办案中,主动邀请代表、委员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全程参与线索研判、调查核实、督办落实,构建“检察+代表+委员”一体监督模式,提升检察建议质量与落实韧性。自两项《工作意见》实施以来,代表、委员累计介入衔接转化工作6次,参与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专题调研10余次。

提升监督质效

该院以“全流程公开”保障监督透明,对衔接转化案件的受理、立案、办理等环节全程信息公开,邀请代表、委员参与调查取证、公开听证、整改验收等关键环节,充分吸纳意见建议。同时通过专题汇报、案件通报、实地走访等方式,反馈案件办理结果与社会效果,持续提升监督公信力。

在矿山修复治理公益诉讼案件中,该院邀请代表、委员参加检察建议公开送达活动,整改期间联合开展多次实地勘验,由专业人员讲解修复进度,并一同走访周边群众了解实效。全程公开、多方参与的模式,不仅确保整改落地,更赢得群众认可,形成“检察履职、代表监督、群众受益”的共赢局面。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