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加减乘除”工作法打造茶产业全链条集成服务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8-15来源: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网站

分享:

一、改革背景

桐柏县立足“全国知名茶乡”的发展定位,推进“三茶”统筹发展战略。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6.7万亩,茶叶年产量4700余吨,综合产值超20亿元。为进一步优化茶产业营商环境,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桐柏县立足发展大局和产业特色,聚焦茶企发展堵难点和需求高频点,探索推出茶产业“一件事”,做好政务服务“加减乘除”法,助力桐柏县茶产业行稳致远。

二、主要做法

(一)连接“断点”,强化部门协同做“加”法。以茶产业市场准入事项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跨部门联办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城市管理局等单位,制定下发《桐柏县茶产业“一件事”实施方案》,将企业开办(含个体工商户)、食品生产许可、销售预报装食品备案等多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联办事项,并融合政策、技术、金融、法律等多项增值服务。实行“1+N+N”模式,由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统筹推进、窗口设置、对接协调、服务保障等,统一受理、咨询、初审、分派、跟踪、反馈和出件;各联办事项责任单位负责具体事项的受理、审批及结果反馈等;各增值服务责任单位负责服务延伸。建立系统联动、协同共享、会商研判机制,实时共享办理进度、办理结果、企业需求等信息,通过“上下联动、同题共答”的服务模式,实现信息共享、力量整合、资源互补。

(二)打通“堵点”,简化审批链条做“减”法。打造“一窗受理”和“一链办理”的受理审批模式,对申请材料、表单、环节等进行整合、归并、精简,对分散、独立的办理流程进行革命性再造。“一窗受理”协同化,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同步设立受理窗口,将分散在多个部门办理的多项政务服务事项整合到一个地点,统一收件;“一次告知”标准化,制定办事指南和一次性告知单,清晰规范;“一套材料”集成化,消除重复提交身份证、营业执照等材料,共享复用;“一表申请”精简化,将多张申请表单整合为一张《桐柏县茶产业“一件事”申请表》,多表合一;“统一出证”便利化,实行统一发放办理结果,可免费打包邮寄,真正实现“一个地点、一次提交、一次跑腿、一次办好”的高效集成服务。

(三)改善“弱点”,深化服务供给做“乘”法。注重需求引领和场景导向,推出“政务服务+增值服务”改革新模式,让企业“省心办事、安心发展”。围绕茶产业发展特点,梳理了《桐柏县茶产业“一件事”增值服务事项清单》,由县法院、县农业农村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桐柏县监管支局、县茶艾产业发展中心、县税务局等单位延伸提供司法保护、惠企政策执行、银行融资贷款渠道对接、现场技术指导等增值服务。如设置茶叶经营贷、惠农e贷、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贷款等金融服务,茶业相关农机购置补贴、小规模纳税人免减征增值税等政策服务,茶园管理园艺师培训、中高级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新技术新设备普及应用等人才与技术服务,茶农合法权益相关案件“绿色通道”、“茗香茶韵”多元化调解室、《茶产业风险防范指引》《司法护茶八项措施》法律指引等法律服务,多点发力保障茶产业健康发展。

(四)解决“痛点”,优化帮办机制做“除”法。充分发挥县政务服务辅导帮办专家团作用,为茶企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政府部门组团场景式服务,进一步深化茶产业“一件事”改革。建立“茶企吹哨、专家报到”机制,专家团紧扣茶企发展全链条,灵活组建“茶产业”专项服务小组,以“政务服务直通车”的形式,可主动深入重点茶企、乡镇(街道)等,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专题座谈会等形式,打通双向交流的“快车道”,也可直通茶企提供事前辅导、帮办代办、预审指导等服务,确保企业一次申报成功、一次审核通过、一次办结出证,让政策宣讲“直达上门”,让纾困解难“直达痛点”,让帮办代办“温暖入心”。同时,建立专员跟进机制,提升帮办代办响应率和满意度,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与“辅导帮办”工作融合1+1>2的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三、取得成效

聚焦“小切口”推动营商环境“大变化”,通过优化服务流程、集成服务事项,着力压缩时间、精简环节、合并材料,实现审批时间压减50%,办理环节压减75%,申请材料压减35%,跑动次数减少3次,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同时配合打好“部门协同+增值服务+帮办代办”组合拳,聚合效应突显,服务迭代升级,进一步激发了茶产业市场活力,推动桐柏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经验启示

(一)以政策引领为核心,构建“顶层设计+地方特色”融合机制。紧扣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要求,围绕“三茶统筹”发展战略,将政务服务改革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制定《茶产业“一件事”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明确责任分工与协同机制,确保改革举措可落地、可复制。

(二)以流程再造为抓手,破解“多头跑、反复审”堵点。通过“一窗受理”“一链办理”模式,整合分散在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的审批事项,实现“一次提交、并联审批、统一出件”,审批环节压减75%,跑动次数减少3次。

(三)以增值服务为延伸,打造全周期生态服务体系。围绕茶产业链需求,探索“政务+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司法保护、融资对接、技术培训等增值服务;以场景化服务激发活力,通过“茶产业风险防范指引”“惠企政策包”等定制化服务,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四)以问题导向为驱动,创新“靶向式”服务模式。精准识别痛点,动态优化服务,建立“茶企吹哨、专家报到”机制,针对茶企全链条需求,组建专项服务小组,通过“直通车”式帮办代办,实现“申报零失误、审批零障碍、办结零投诉”。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