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动态 > 南召县

南召县:“妈妈工厂”织就乡村致富网

发布时间:2025-08-14来源:南阳日报

分享:

眼下,在南召县南河店镇,南阳鸿川塑业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60多台加工吨包袋的缝纫机欢快地飞针走线,缝纫、折叠、轧实、打包,流水作业,紧张有序。

“远门不用出,务工就在家,鼓起钱袋子,全家乐开花。”鸿川塑业公司董事长宰广玲一边说着自己编的顺口溜,一边道出了创办企业的初衷和责任担当。这也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一个小切口和有益的探索。

宰广玲是南河店镇南河店村村委委员,发现有的家庭因为夫妻双双外出务工导致孩子和老人无人照顾,家庭矛盾时有发生。作为3个孩子的母亲,宰广玲萌生了办一家企业专门服务女性就业、解决家庭收入不稳定问题的念头。“在家乡如何能安住人心、挣得到钱、稳住家庭、生活安康,是基层治理的一个课题,也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宰广玲说。

在南召县委社会工作部、南河店镇党委的指导帮助下,宰广玲在镇区租了两处厂房,注册资金500万元,上马了两条流水线、缝纫机60多台,安置本村和附近的女工近70人就业,每天可加工2000多条吨包袋,一年就有70多万条吨包袋的产销量。公司的产品还远销至湖北、广西、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年度营业额达到1300多万元,群众年增收230多万元。

鸿川塑业有限公司实行人性化管理,工人们根据季节变化和照顾老人、孩子的实际情况,到工厂可早可晚,时间自由,薪酬计件,技术熟练的一天可拿到200元左右的工资,一个月下来就是6000多元,即便是学徒工一个月也能拿到1000多元。工厂建在家门口,妈妈们既有了收入,又能兼顾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老人们的起居健康。“到鸿川塑业上班后,丈夫安心外出务工,我还能接送3个孩子上学,一个人在工厂的收入一年能达到7万多元,加上丈夫在外务工收入,一家人生活幸福安稳。”邻乡四棵树村的张东梅说。

“一个办到群众心坎的工厂,实现了一个村、一条心、一个声音的良好效果。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产业发展作支撑,群众收入稳定、村民和睦相处、文明风尚向好,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丰硕成果,更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的具体体现。”南召县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