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动态 > 唐河县

唐河县:新农人,科技为笔绘新景

发布时间:2025-08-13来源:南阳日报

分享: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唐河县仪勇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海国勇,站在自家500多亩的花生田边,看着无人机嗡嗡作响地掠过绿油油的花生田,均匀喷洒着农药;不远处,几位村民正手持设备喷施控旺药剂。这场人机协同的作业,与他早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记忆判若两个时代。“种了30多年地,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当家,这变化是一点点干出来、闯出来的。”海国勇的感叹里,藏着唐河农业迭代升级的密码。

科学技术扎根田垄,破解“望天收”困局。“尾喷灌溉一亩地电费才6块多,比以前省水又省电。”海国勇算起了经济账,“地里铺的水管一亩地180块,能用3年6季,综合下来成本降了不少,最重要的是作物收成也好了。”在唐河县,像这样的灌溉设施已不是新鲜事。如今,遍布田间的机井与灌溉系统形成联动,拧开开关,水流便顺着管道经过喷灌设施覆盖全部农田。“现在有了水、有了设施,啥旱情都不怕。”海国勇笑着说。

社会化服务全程护航,耕种管收更省心。除了硬件升级,唐河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也在同步迭代。大河屯镇永松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200亩花生,从病虫害防治到田间管理,都能享受到专业服务。无人机打药效率高、药量精准,减少了农药残留;土壤调理剂的科学使用,让花生籽粒更加饱满,每亩增产显著。“以前种地啥都得自己扛,现在有专业团队搭把手,省力还增收。”这些年,江永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看着服务体系从“零散化”走向“系统化”,深知这是新农人敢闯敢试、政府积极作为的结果。社会化服务的完善,让像他这样的种植户能轻装上阵,专注于精耕细作。

新农人为农业赋能,人才成发展关键。在唐河县的田间地头,越来越多像海国勇和江永松这样的新农人活跃着。他们有知识、懂技术、能吃苦,将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农业生产。多年种地经历,让他们摸清了土地的“脾气”,而不断学习新技术,则让他们学会了与土地“科学对话”。他们通过县里的农技培训,学会了科学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巧,还懂得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唐河县深知,人才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等方式,让更多“土专家”“田秀才”成长起来。这些新农人带着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嫁接上现代科技的翅膀,正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种地没有捷径,靠的是老经验打底子,再加上新法子不断试,这样才能把地种得越来越好。”刚参加完唐河县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的苍台镇杰普合作社负责人李坤的话,道出了所有新农人的心声——农业的进步,正是老经验与新思维碰撞融合的结晶。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