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是维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8月5日,记者在桐柏县委第八巡察组获悉,在对县卫生健康委开展巡察“回头看”期间,该巡察组紧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发挥和群众就医满意度,持续强化政治监督,以“巡察+”机制推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效,筑牢医疗安全防线。
深挖细查直击病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将基层群众就医满意度作为工作出发点,不断拓宽问题线索反映渠道,通过信访接待、实地走访、模拟就医等多种方式,全方位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情况。对走访中群众反映的基层卫生院冷冷清清、私人诊所人来人往的现象进行重点关注,深入分析并追根溯源,发现基层卫生院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存在长时间脱岗、在私人诊所提供诊疗服务等现象,不仅浪费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降低了服务效能,更严重损害了基层医疗机构公信力。
创新机制凝聚合力。为进一步全面真实了解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问题,推动问题发现由点向面拓展。巡察组转变传统“单兵作战”的监督模式,将政治监督与行业监管深度融合。通过“巡察+”模式整合监督力量,联合县卫生健康委卫生监督所,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全面排查,对基层私人诊所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脱岗失责、部分私人诊所未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等共性问题,为下一步系统施治奠定基础。
系统施治重塑生态。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巡察组及时向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下发《巡察整改建议书》,明确整改要求,督促其依规依纪追究违规人员责任,推动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并举一反三,强化日常监督,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网点开展专项检查,在全县乡镇卫生院开展“作风整顿+规范诊疗”专项行动,重点排查“吃空饷”“兼职取酬”“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职人员从业行为负面清单,优化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体系,从根源上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倒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质效,极大提升了基层群众就医满意度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