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房首付最低比例降至15%、优化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全面上线“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一件事”服务……自今年年初以来,我市住房公积金政策持续优化,普惠性举措接续出台,购房“降门槛、增便利、扩覆盖”政策组合效应正在形成。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围绕市委‘五聚五提’工作总抓手,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益,为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政策惠民覆盖广
住房公积金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房地产发展。着眼助力南阳经济发展,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提限额、降门槛、扩覆盖、延期限”为核心,在扩大政策普惠性、增强流动性、提升便捷度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了公积金贷款政策多维突破。
动态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覆盖普通职工、高层次人才、新市民、青年人和多孩家庭群体,分层次提高贷款最高限额,最高贷款限额提高至150万元。
进一步延长贷款期限,将贷款到期日延长到男职工不超过68周岁、女职工不超过63周岁。
调整优化公积金贷款家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和范围,自住住房套数认定以我市购建自住住房所在地的县(市)区为统计范围,家庭住房套数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住房数量为条件标准,依托当地政府“房屋登记信息系统”予以确定。
…… ……
从1月初的下调存量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到6月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南阳住房公积金政策“组合拳”效果显现。1月至6月,全市住房公积金新增缴存开户单位525个,新增缴存职工16075人,归集资金31.71亿元,同比增长5.42%;提取资金19.65亿元,同比增长6.66%;发放住房贷款2603笔、金额11.1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5.56%;共为16829名职工办理租房提取2.26亿元。
制度创新红利多
在全市所有提供住房金融服务的单位中,住房公积金贷款占比最高、利率最优,在此基础上,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仍然坚持不断创新,从优化使用政策、拓展使用范围、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让制度红利持续转化为市民的“安居底气”。
5月5日,我市创新推出中心城区存量房“带押过户”公积金贷款业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不动产登记中心、商业银行等部门,优化业务流程,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行公积金贷款“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无缝衔接”,符合条件的房产交易双方在不动产服务窗口办理存量房网签备案、签订三方监管协议,买方将首付款存入资金监管账户、缴纳契税后,只需在公积金服务窗口提交一次贷款申请材料,即可完成公积金贷款申请、贷款面签、转移预告登记、贷款发放、原不动产解押、新抵押权登记等手续,进一步降低存量房交易成本。
6月11日,《南阳市住房公积金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试行)》施行,明确职工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时,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常规的20%降至15%,贷款额度最高可达房屋总价的85%,这一政策的推出,大幅降低购房者的首付压力,进一步健全了我市“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
业内专家认为,南阳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公积金政策,具有显著的南阳特色和示范意义。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将首付比例进一步降低至15%,参考了商品房的阶段性担保模式,引入保证金担保制度,既借鉴了发达地区的成熟经验,又体现了我市地方特色,特别是在审批时效和放款速度上更具优势,凸显了“南阳速度”。
服务提升百姓乐
惠民政策密集出台的背后,是公积金人详尽的调研、严密的管理和服务的不断优化提升。
为实现中心城区公积金贷款办理抵押登记环节前置,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展了对中心城区和各县管理部“一件事”事项标准化梳理、流程再造工作。通过积极协调市不动产中心,当前中心城区已安装不动产抵押系统,设立抵押专用账号,打通业务衔接系统,职工无需再到市不动产中心办理抵押手续,可直接在中心城区任一管理部办理,全面提升办事效率。
为全面上线“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一件事”服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化部门协同,联合市住建局、自然资源局、人民银行及税务部门等,共同打造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重点事项之一——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购房一件事。该服务采用“一端受理、一次提交、信息共用、联动审批”的集成服务模式,目前可通过河南省政务服务平台、豫事办App等渠道“一站式”办理公积金贷款,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
着眼租房提取政策优化升级,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租用优先”,取消地域差异,统一提高普通缴存职工家庭年度租房提取额度至2.4万元,提高新市民、青年人、多子女家庭及高层次人才家庭年度租房提取额度至2.88万元,同时提高年度提取频次至12次。继续推行“提取账户公积金、用于支付首付款”新政,支持直系亲属购房、还贷提取“一人使用、全家帮忙”,撑起千家万户安居梦。
从买房到租房,从“取号排队”到“高效办成一件事”,从多头跑腿到不见面服务,南阳住房公积金政策正在显著改善缴存职工的实际受益程度,让更多缴存职工“住有所居”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