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峡县人民法院五里桥法庭运用“家事工具箱”机制,成功调解两起离婚纠纷,促成当事人重归于好,有力维护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张某与李某离婚纠纷一案,因双方属于再婚,张某私下资助其与前妻所生孩子,李某认为张某不与自己协商是不信任自己,故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承办法官在了解了双方的争议焦点后,通过深度对话疏导双方心理症结,引导夫妻双方回顾共同生活的点滴,特别是那些增进感情的美好瞬间,利用这些回忆帮助两人制定专属情感修复计划书,重建彼此情感账户,恢复并增强彼此的信任与依赖。同时,法官还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争议焦点,为双方量身定制了《婚内财产特别约定》,明确子女抚养、财务自由等核心问题,确保双方在财务问题上达成共识,为家庭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最终,在心理咨询和情感修复的双重作用下,双方和好如初。
在另一起离婚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刘某与孙某因生活琐事与性格差异,婚内经常发生争吵,今年4月再次爆发冲突后,刘某彻底对婚姻失去信心,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承办法官在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后,首先对曾有过暴力行为的孙某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其对刘某做出暴力行为,为调解创造安全环境。随后法官邀请双方亲属,组建“家事观察团”全程参与调解,通过法官专业引导和亲属情感疏导,夫妻二人逐步打开心结,坦诚交流积累多年的矛盾。最后,法官精准把握争议焦点,促成双方和好如初,生动展现了“家事工具箱”中保护令制度与家事观察团机制的协同效应,彰显了司法调解在维护婚姻家庭稳定中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