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以内的家常菜、从早到晚的亲子活动、随处可见的便民服务——这些“关键小事”的背后,是新野县汉华街道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为抓手,聚焦“一老一小”需求,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的生动实践。
“过去物业管理形同虚设,小区卫生没人搞、车辆乱停乱放,现在小区环境卫生好了,绿化和器械也跟上了,老人孩子休闲玩耍也都有去处,我们也安心!”居住在新野县书院社区的常翔帆说道。
汉华街道将党建引领小区管理作为主攻方向,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功能型党支部、红色楼栋长”四级组织体系。各社区成立“红色物业”管委会,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管委会党建指导员,社区副职兼职管委会主任,在小区业委会和物业企业中成立党支部和党小组,纳入社区党组织管辖,形成完整的“红色物业”党建联建体系。各社区结合自身条件及小区资源,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养老托育服务新模式,深耕“近邻资源”,将“一老一小”纳入“红色物业”管理范畴,吸纳党员、民警、物业人员、医护人员等组建 “红色服务队”,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新格局,让“老有所乐”“幼有所育”在社区和谐共生。
走进孟营社区尊府居民服务中心,明亮恒温的大厅里设有钢琴、茶吧、图书角,数个电视实时直播后厨午餐准备情况。二楼,老人们一边做养生理疗,一边聊天。
在养老服务中,解决“做饭愁、吃饭难”是关键。孟营社区尊府康养中心每天供应早、中、晚餐,提供非遗养生药膳汤,还有助餐、净菜、代炒及厨师上门等服务,“一站式”满足多样化用餐及养生需求。尊府康养中心健康餐厅日均供餐380人次;医养驿站引入省市三甲医院远程诊疗系统,开展30余项在线诊疗、体检、预约服务,惠及居民8000余人次。
汉华街道聚焦问需于民,整合社区资源,链接外部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内设餐厅、娱乐室、健身室等。结合新社区成立,对部分养老机构的陈旧设施、消防安全设施、生活环境等进行全方位改造。2025年以来,开展各类政策宣讲活动16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真正将“一老一小”服务送到“家门口”。
“我们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突破点,以‘红色业委会’创建为载体,统筹小区业主中的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参与小区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推动党建引领与物业管理服务融合,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汉华街道打鼓庄社区党支部书记赵红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