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构建“四个一”安全管理模式 筑牢民政领域坚实屏障

发布时间:2025-07-09来源:

分享:

市民政局着眼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结合全市民政系统服务机构点多面广、入住对象自护能力差、风险防控基础薄弱、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建立健全“一专班一清单一机制一措施”安全管理模式,系统谋划加强民政领域安全工作的治标之措、长远之策,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专班”聚力推进

统筹更高效


调整充实南阳市民政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民政系统安全工作。


优化工作力量。设立由局办公室、相关业务科室安全专干和局属单位持证安全员组成的安全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民政系统安全生产、消防、食品、防灾减灾救灾等安全工作,确保日常工作高效有序、调研检查有专业力量支撑。


强化学习培训。制定《业务学习岗轮岗时间表》,各局属单位推荐一名安全管理人员依次到局办公室跟班学习,既补充局机关安全工作力量,又充分提升安全专干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全域包联指导。明确局副处级以上干部及局机关相关科(室、局)包联责任分工,全面督促和检查包联县(市、区)及市局局属各单位的安全工作,推动各项安全举措末端落实。


“一清单”明晰责任

履职更规范


编制《南阳市民政系统安全工作职责清单》,安全责任更明确、任务更清晰、监管更聚焦。


明确目标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遵循“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三管三必须”“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原则,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红线。


厘清责任脉络。重点围绕“干什么”“怎么干”,逐项明确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局领导、各科(室、局)及局属单位、县级民政部门、民政服务机构等安全工作职责,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格局。


靶向攻坚施治。各科室、单位既共同抓好安全工作各项决策部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又结合全市民政工作实际,认真分析研判各自领域安全工作形势,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


“一机制”紧盯关键

标尺更精准


建立全市民政系统“日巡查、周例会、月研判、双月调度(调研)、季通报、年总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最后一米”。


未雨绸缪抓早抓小。通过每日对消防、食品、燃气、房屋和设施设备、人员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开展巡查,每周组织召开安全管理工作例会,每月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研判,及时发现和整治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排险除患点线发力。每两个月或重点时段就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开展调度(调研),建立“发现-反馈-整改-复查”闭环工作机制,深入一线精准查找日常监管和机构运行存在的安全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并通过定期回访、“回头看”检查等方式,实时掌握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动态,确保安全隐患“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巩固一处”。


重拳整治从严从实。建立季度安全管理“红黑榜”通报机制和台账报送制度,运用数据量化考核,对所辖民政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通报。同时细化安全隐患整改标准清单,分析研判问题隐患台账,明确责任单位与完成时限,推动民政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落细落实。


定期复盘提质增效。每年末系统梳理全年安全管理成效,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防灾减灾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确保民政服务机构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同步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将复盘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嵌入日常管理流程,形成安全管理闭环。


“一措施”建强体系

链条更完善


印发《南阳市民政局关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民政系统安全管理五大体系,进一步提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构建全面责任体系。将安全管理纳入本领域、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突出行业监管责任,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落细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做好“条线”上的安全管理。


完善隐患排查体系。紧盯重大安全风险、民政服务机构、民政服务对象、民政机关单位,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同时加强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强化监督检查体系。对民政服务机构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对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或者安全检查中发现安全管控差、问题隐患多的机构,增加检查频次,加大监管力度。推进民政服务机构智慧监管建设,加大线上巡查力度,提升安全监管技术水平。


优化实操培训体系。以“懂安全生产、会安全管理”为目标,针对隐患排查、设备使用、应急处突、舆情应对等重点环节和相关法律法规、“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等业务知识,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全员安全培训,持续夯实民政服务机构安全发展基础。


夯实应急保障体系。精准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会商调度和应急物资管理调配制度,完善事故处置流程,面对突发事件及时响应,制定科学可行的物资调配方案,确保事故灾害发生后应急处置措施有序有效、物资保障及时跟进。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