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项目审批“一减一松” 营商环境“优上加优”

发布时间:2025-06-23来源:

分享:

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离不开市场主体的蓬勃生机与社会创造力的充分释放,而营商环境正是激发这一活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唐河县住建局秉持“环境是金、服务为本”的发展理念,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施“减负”“松绑”举措,全力打造“极简审批”新模式,推动办理建筑许可营商环境迈向新高度。


       审批流程“减负”,按下项目审批“加速键”

       唐河县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进行全口径梳理,涵盖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所涉及的行政许可、中介服务等各类事项。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该县在审批流程优化上取得显著成效:全流程审批时限从 53 天大幅压减至 31 天,审批事项由 58 个精简至 45 个,实行并联审批后办理环节从 21 个减少为 8 个。

       同时,推行告知承诺 + 容缺受理机制,将“事前设限”转变为“事后监管”。运用区域评估成果,有效减少审批费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全面实行联合审查,审查合格后各相关部门不再进行技术审查;对于规模较小、技术简单、质量安全风险较小的房屋建筑,试行承诺制免审,惠及众多小微企业;小型低风险项目不强制要求进行工程监理;市政公用服务企业的投资界面延伸至用户建筑区划红线,通过“三零一优”举措提升市政公用服务水平。

       通过一系列优化完善措施,唐河县强力打通困扰企业审批的堵点难点,重新发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审批事项清单、非审批事项清单、流程图等,构建起更加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为企业办事“减负”,推动项目审批“提速办”。

       施工许可竣工验收“松绑”,开启项目审批“灵活模式”

       唐河县住建局持续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并联施工许可和豁免办理施工许可,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以往,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前,需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整个过程约需 3 个月,严重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如今,建设单位在确定施工单位后,有多种选择:可自主选择按照“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地下室”“±0.000 以上”三个阶段,或者“±0.000 以下”“±0.000 以上”两个阶段申请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施工图审查与施工许可办理同步进行,建设单位凭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受理凭证等材料,签订勘察设计质量承诺书后,即可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但未在规定时限内取得施工图审查合格书的必须停工,待取得后方可开工,否则撤销施工许可证并按规定移交综合执法部门予以处罚;对特殊建设工程外既有建筑装修装饰工程豁免施工许可,装修面积 3000 平方米以下的既有建筑装饰装修项目,不涉及增加建筑面积、不修改外立面,不降低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不改变原消防设计,不调整使用功能和不变更使用性质等规划调整的,由建设单位出具承诺,免于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这些举措压缩了项目开工前的审查周期和等待时长,提前了项目开工时间,提高了建设单位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助力项目尽快落地,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此外,针对部分项目难以同时达到验收条件及验收事项前后交叉等问题,唐河县推行“分段”“单栋”联合验收。对房屋建设工程项目,办理了一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涉及多个单位工程的,在符合项目整体质量安全要求、达到安全使用条件的前提下,已满足使用功能的单位工程可“分阶段”“单栋”联合验收及竣工备案。住建、自然资源、人防等部门提前介入、主动靠前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验收工作“一步到位”,降低了企业“返工率”,“一次性通过”有效避免了“返验”带来的人力及时间成本,通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松绑”,推动项目审批“灵活办”,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

       “验登合一”改革,实现“交房即交证”暖民心

       唐河县实施的“验登合一”改革,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提前介入开展实地勘查、权调、测绘等工作。竣工备案的同时,依据联合测绘成果等材料即可同步为项目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消除房屋登记的潜在风险,切实维护购房人的合法权益,增强了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通过项目审批全流程“瘦身”“减负”与为过时规章制度“松绑”,唐河县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审批效率。企业能够更快速、更便捷地获得施工许可,提前进入施工阶段,加快了项目整体建设进度,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未来,唐河县住建局将继续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需求,规范、细化、简化全流程审批环节和要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