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乡村著名行动”赋能营商环境优化

发布时间:2025-06-10来源:

分享:

“路”在脚下,“名”系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图景中,乡村道路的命名与标识绝非小事,它不仅是治理效能的体现,更是优化营商环境、激活乡村经济活力的关键基础设施。今年以来,河南省内乡县民政局以“乡村著名行动”为契机,在乡村道路命名管理上大胆探索、创新实践,有效破解命名难题,为提升区域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精准排查,畅通“信息路”,扫清营商“寻路”障碍。乡村道路情况错综复杂,无名路、擅自命名路如同“信息孤岛”,成为制约物流效率、导航精准、客商寻址的“堵点”。为扫清这些营商“路障”,内乡县民政局组建专项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商户,对206条乡村主干道进行地毯式摸排。他们详细记录每条道路的名称、含义及现状,将未命名、乱命名问题一一“挂号”,建立详实的问题台账。这张清晰的“问题地图”,为后续精准整治、打通信息“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企业、客商“找得到”、“进得来”。


规范命名,铺设“标准路”,提升营商服务效能。发现问题仅是起点,规范命名、统一标识才是优化服务的核心。工作组对问题道路进行精确测绘,位置、起止点、长宽等数据悉数掌握。在命名过程中,充分倾听沿线居民和企业心声,确保名称“接地气”、易识别、好记忆。结合地方实际与公众意见,形成科学、规范的命名方案。统一的道路名称和清晰的标识系统,能够大大提升地址信息的准确性和公共服务的效率,降低市场主体的运营成本,是打造“可预期、可依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


文化赋能,点亮“品牌路”。内乡县民政局深知,道路命名不仅是贴标签,更是塑造区域文化品牌、提升软实力的良机。在命名中,深度挖掘各乡镇的历史底蕴、地理特色和产业特征。让承载乡愁记忆的“秋林街”等老地名重焕生机,成为历史文化的活态展示;以“康庄路”等蕴含美好寓意的名称,寄托发展愿景。一系列富有内涵与地方特色的名称脱颖而出,它们不仅是地理标识,更是内乡独特文化魅力和精神风貌的传播载体。清晰、规范、有文化的路名路牌,如同无声的“招商名片”和“旅游指南”,显著提升了区域的辨识度、美誉度和吸引力,为吸引投资、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内乡县民政局将持续深化乡村地名管理与服务,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向纵深发展。通过内乡民政人的担当与实干,规范化的道路命名与标识系统,将持续为乡村注入活力。它不仅方便了村民生活,更将显著提升区域营商环境的“硬基础”与“软实力”,让内乡凭借规范有序的基础设施和响亮独特的文化品牌,更具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真正实现“路路畅通商机来,名名响亮客盈门”。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