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护城河为人工河。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阳卫指挥佥事郭云重修南阳城除筑高、宽各二丈二尺的城墙外,还挖了绕城一周、深二丈二尺、阔四丈四尺的护城河,其水引自梅溪河。古人考虑蓄水及排洪设在城东南隅的菜市街闸口即是为此,闸口处开挖壕沟,于琉璃桥处通温凉河,主要保证护城河中水位,但水多时便从此处下泄汇入温凉河最后进入白河。
南阳护城河是温凉河支流,水源补给主要来自梅溪河,排水至温凉河,整个河道呈环形包围老城区,综合治理工程起点位于人民公园,终点在琉璃桥入温凉河处,全线治理长度4.5公里。
经过系统治理与生态修复,这条环绕南阳老城的千年护城河的生态廊道焕发新生,既补强了“九水绕城”水生态网络,更成为展示“月季名城”建设成果的靓丽名片。作为温凉河重要支流,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实现了全线水岸环境的全面升级。如今,护城河与白河、南水北调干渠共同构成了“九水绕南阳、二龙抱明珠”的生态格局,为南阳打造“北方水城”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漫步在护城河畔,碧波荡漾,花影婆娑,一幅水清岸绿、城水相融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南阳这座“月季名城”的生态魅力愈发彰显。下一步,市城市河道治理中心护城河管理所,将始终秉持“内河卫士”定位,持续擦亮“月季名城”生态底色,为市民群众和莅宛游客呈现更多“推窗见绿、漫步赏花、临水而憩”的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水生态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