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文旅”,婚姻登记服务场景的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5-05-23来源:一窗汇微信公众号

分享:

       5月2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施行后的首个“520”,随着“全国通办”政策落地,全国政务服务中心、民政部门迎来登记高峰。同时,各地婚姻登记纷纷打造增值服务,为新人营造浪漫唯美的办证氛围。

       其中,江苏多地通过“政务+文旅”延伸服务场景,打破传统政务大厅的刻板印象,将登记服务与自然景观、文化地标结合,通过环境赋能,使法律程序兼具情感体验,满足年轻人对仪式感和个性化的需求。

       南京玄武区:婚姻登记机关落位TOP10热门景区

       南京玄武区婚姻登记处择址江南三大名湖之一的玄武湖公园,2024年这里接待游客约1900万人次,是全国TOP10的热门景区。登记处依托紫金山、玄武湖等景观,吸引众多新人“为爱奔赴”。今年“520”有近200对情侣在这里登记结婚。下一步,这里还将打造 “婚庆+文旅+服务” 的产业集群,提供领证跟拍、文创纪念、婚礼策划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增强新人的仪式感和满意度。

图片

南京玄武区婚姻登记处

       连云港:江苏最高的婚姻登记的“颁证点”

       2024年8月,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举行了江苏最高峰玉女峰结婚颁证点启动仪式,去年七夕至今,50多对新人在吉祥玉女的见证下领取结婚证。花果山景区在玉女峰山顶设置了祈福长廊,还推出了爱情主题旅游线路,新人们可以徜徉在100多亩的芝樱花海,寻找爱情主题打卡点并合影留念,此举推动了政务服务与文旅产业相结合。据悉,景区还将引入AI数字人孙悟空作为证婚人,再创婚登服务新场景。

图片

江苏最高的婚姻登记的“颁证点”

       苏州:12家主题式婚姻登记服务点启用

       目前,苏州已有12家主题式婚姻登记服务点建成启用,打造独具江南韵味的幸福地标。既有寓意佳偶天成的耦园,又有用311种语言表达“我爱你”的中法爱墙,既可以在太湖边许下海誓山盟,也可以在千年银杏树下见证爱情。在苏昆剧院结婚登记点,服务中心以《牡丹亭》里柳梦梅和杜丽娘永恒爱情故事为背景,让新人在唯美昆曲的氛围中完成结婚登记的法定流程,以百年昆曲,寓百年好合。

图片
昆山市亭林园结婚登记点
图片
       姑苏区苏昆剧院结婚登记点

       盐城东台市:婚姻登记联袂爱情主题产业

东台西溪古镇是“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发祥地,2017年发展为婚姻登记点。近年来,西溪景区全力发展爱情主题产业,如今已经形成了“沉浸式”的爱情主题景区,爱心红绿灯和粉色斑马线将甜蜜值拉满;汉服馆推出了“汉服写真跟拍”项目;发绣体验馆推出了夫妻“结发绣”;景区还以“董永传说”为创作蓝本,打造大型仙幻实景演出《天仙缘》《寻仙缘》,仅去年就吸引了20多万人观看。

图片
图片

东台西溪景区婚姻登记点

       “婚登+文旅”助力地方旅游产业

       传统婚姻登记场所常因流程化、严肃化被诟病缺乏温情,而“婚登+文旅”的涌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婚姻登记进景区,是公共服务从“功能型”向“体验型”跃升的缩影,各地也在进一步挖掘文化符号,让“最美领证点”不仅成为城市浪漫名片,更成为助推地方旅游产业的新引擎。

       以上述东台西溪景区为例,婚姻登记的仪式感与“董永七仙女的爱情传说”文旅场景天然契合,可以将新人的一次性消费转化为链条式消费,该景区已经由婚姻登记延伸至迎亲嫁娶、婚纱照、婚宴、游船婚礼、蜜月住宿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甜蜜产业链”,吸引了每年超300万人次进景区,带动景区收入增长20%左右。

       婚姻登记改革的本质是公共服务人性化的体现,尽管婚姻登记实现了“全国通办+取消户口本”,让结婚变得更为便捷,但仍需恪守“便利不轻率”的原则,过度强调“打卡式登记”或将降低年轻人对婚姻的审慎度。

       各地政务服务部门、民政部门应在婚姻登记场景创新的同时,也应积极配备婚前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让年轻人更深刻地了解婚姻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冲动盲目领证,让婚姻登记的创新服务能有长久温度。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