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乡县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人才主力、政府主推,纵深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塑造内乡产业营商环境新优势,打造产业营商环境新高地。
健全“产业链”,蹚出产业“新路子”。豫西南内乡县,是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集团的诞生地和公司注册地。内乡紧紧依托牧原集团这一“头部带动型”企业,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强化市场要素保障,布局了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五大传统主导产业。同时,抢抓战新产业风口,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培育落地合成生物、生命健康、新能源三大战新产业。其中年产3万吨合成氨基酸项目已投产,正在推动异亮氨基酸生产扩展到氨基酸联产,全力创建百亿级省级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投资16亿元的千红肝素钠项目5月将投产,每年可提取20吨肝素钠、300万支制剂,这是内乡发展新赛道,全新增长极。
打造“创新链”,汇聚产业“新潜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内乡县全力实施“科技强县”战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聚集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支持牧原集团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牧原实验室被纳入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其中合成氨基酸项目,已突破无豆日粮技术壁垒,并在内乡县量产,为我国千亿产业集群注入“硬核”科技动能。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培育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86家,其中瞪羚企业2家、创新龙头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家,拉动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4%,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实施“一转带三化”。聘请专家团队,成立69个服务专班,对县域规上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强力推进工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截至目前,内乡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智能工厂9家、智能车间17家,内乡县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配置“资金链”,蕴蓄产业“新动能”。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内乡县持续实施金融高地发展战略,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精准滴灌。拓宽融资渠道。内乡设立河南省首支5.02亿元规模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金,吸引50亿元规模的中证焦桐产业扶贫基金、3.6亿元规模的南水北调产业投资基金等落户内乡,已累计为70余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近30亿元,其中以股权形式投资4500万元支持的华福科技、东福新材、美宝环保等企业,已进入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创新融资模式。创新以牧原集团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建成内乡现代猪产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企业凭借订单,即可无碍享受金融支持。截至目前,累计为全国上千家牧原供应链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超400亿元,帮助企业节约资金成本约4亿元。提升金融精准服务。依托内乡“领导干部+责任部门+金融机构”服务专班,充分发挥中小微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累计为县域2391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4.7亿元。
锻造“人才链”,厚植产业“新优势”。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内乡县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工作机制,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紧盯产业需求“引才”。重点围绕内乡“5+3”产业链,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强化校企对接,近5年来成功签约19863人。其中牧原集团招引国内外知名院校博士、硕士研究生1846人。完善基础设施“育才”。全县共有民办职业培训机构10家、企业培训机构1家、公办培训机构4家;投资10亿元建立京宛双创示范园省级孵化平台和电商创业科技孵化园,为各类企业培育人才15000多人次。搭建优质平台“用才”。内乡县先后建成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星创天地3家,博士后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个,实现人才成果与产业链群紧密衔接、就地转化。其中最突出的是,牧原博士后工作站研发的综合体污水处理系统,把养殖废水蝶变为种植“肥水”,实行种养循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四是政策激励“留才”。修订完善《内乡县人才公寓建设使用管理办法》,建设人才公寓1200套,人才驿站床位160余个,累计服务各类人才1260人次;持续实施“招才引智”计划,发放各类人才补贴3000余万元,让各类人才在内乡发展顺心、生活舒心、落户安心。
筑牢“政策链”,贯通产业“硬支撑”。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内乡县设立正科级财政全供事业单位,为生猪关联产业集群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研究出台《持续打造生猪关联产业集群的支持意见》,坚定产业发展信心。焕新服务模式。在全省首创“一企六员”包联服务制度,累计为企业解决问题479个。运用“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审管联动”服务模式,将项目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实现合成生物等项目一天办四证。创新项目建设“帮办+审批”一体化集成服务机制,精准绘制审批服务流程图和产业发展图谱,靶向发力、有效提升服务效能。强化要素保障。率先在全省出台《弹性用地出让办法》,每年可为企业降低用地成本1至2亿元。加快实施投资59.56亿元的内乡县青山水库建设,建成后能有效降低用水成本。持续实施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力争每千瓦时降低企业电价3至5分钱。实施煤炭储备基地铁路专用线二期和牧原智慧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工程,建成后可实现宁西铁路千吨列与浩吉铁路万吨列在内乡直联互通,货运量提升至3000万吨/年,成为豫鄂陕重要的公铁联运交通物流综合枢纽。依托内乡县电厂,持续实施蒸汽管网建设工程,为企业降低50%用汽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