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探索事实查明“全路径” 铸牢实质解纷“主心骨”

发布时间:2025-05-22来源:

分享:

近年来,卧龙区始终锚定审判职能定位改革目标,积极探索出一条诉前、诉中、诉后全流程的事实查明机制,准确查明事实,实质化解纠纷,推动案件办理质量稳中向好,实现大量纠纷在基层实质化解。

       聚焦当事人权益保障,打通事实查明“堵点”

按照“提示、保障、防范”工作思路,全力破解当事人诉讼能力弱、证据意识不强等客观难题。一是建立完善风险告知制度。对民事案件,在立案阶段每案同步发放“诉讼风险告知书”、“执行不能风险告知书”,审理阶段对其逾期举证风险予以提示,执行阶段再次发放“执行不能风险告知书”释明当事人举证责任,督促当事人积极履行举证义务,推动“法律真实”向“事实真实”转变。二是规范适用律师调查令。制发《律师调查令办理工作指引》,将律师调查令的申请阶段扩展至立案审查阶段,规范律师调查令的申请条件、提出阶段、调查取证范围和使用要求,提高当事人的举证能力。三是防范治理虚假诉讼。系统梳理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的表象特征,以“大数据检索+人工筛查”为依托,对可疑案件进行重点标注,强化立案工作审查把关,审理阶段深度核查,执行过程跟进反馈,形成立、审、执多维甄别防线,完善“虚假诉讼失信人名单”,依法打击虚假诉讼犯罪行为,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

       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攻克事实查明“卡点”

秉持穿透式审判理念,推行庭审实质化改革,最大限度追求司法执法客观真实,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一是强化庭前阅卷。对案件需要查明的事实落实庭前阅卷机制,归纳总结案件事实要点、案件争议焦点,列入卷宗评查范围。要求阅卷留痕,纳入绩效考评积分,有效推动绝大数案件一审即结。二是强化庭审调查。编写《一审案件事实查明指南》,聚焦民间借贷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执行异议之诉等高发、疑难案由,制定一审案件事实审查要点、规范指引,并持续保持知识体系实时更新。出具“卧龙区人民法院法庭开庭笔录模板”“卧龙区人民法院调解笔录模板”,将举证责任、虚假陈述、证据审查、电子送达释明确认等内容以模块化载入其中,为法官规范庭审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强化释明指导。出台《民事诉讼释明指南》,明确9大类54项释明权责任清单,引导法官依法、适度、公开行使释明权,杜绝机械执行“不告不理”,怠于行使、随意行使释明权,致使当事人重新起诉、因新证据上诉或因丧失相应诉讼权利而上诉、上访等。

       立足审判能力提升,筑牢事实查明“支点”

坚持“挖潜力、凝外力、强监督”工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审判质量,为实现一审解纠纷筑牢坚实根基。一是修内力,提升审判专业能力。采取“传帮带”模式储备业务人才,通过创办“法研夜校”,邀请资深法官“传道授业”、深挖“一案一库”资源等形式,组织开展部门集体研讨学习、交流指导。建立优秀庭审、优秀文书“双优”评选机制,选树先进典型,提升审判业务能力。二是凝外力,拓宽案件会商渠道。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工作会商会纪要》,推行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交流会商,并就案件受理、适用强制措施、管辖权等问题达成共识,合力提升办案质效。成立行政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退休法官、党校讲师等6名专家担任委员会委员,将专业能力与审判实践深度融合,为查明案件事实提供强大助力。三是强监督,严把案件质量关。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制定《完善案件阅核工作机制实施办法》,用好“四类案件”监管平台,压紧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强化重点案件监管,以“管案”促“管人”,抽调精干业务人员,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织密案件监督管理防线。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