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笔者从淅川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该中心创新构建“全流程智控、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推动交易服务从“人工跑腿”向“数据跑路”深度转型,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
信息“全公开”。加大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实现招、投、开、评、定标等所有交易环节依法依规“云端办理”、线上留痕、可溯可查。交易信息同步推送至省在线监管平台,实现交易信息从项目进场、各类公告发布到中标合同签订等10多项业务动态全过程公开,保障潜在投标人及时、公平、免费地获取各类交易信息。
交易“全见证”。明确60项见证清单,通过现场巡查、人工查验、系统记录、录音录像等方式,对交易进行全程见证,从而倒逼各方主体依法依规交易,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
专家“零接触”。实行评委抽取人员双人双钥制,新增“电脑+多因子”专家自主抽取功能,减少评委信息泄露风险。门禁、交易及专家抽取系统实现“三通”,专家到达评标现场后,在门禁终端“刷脸”识别身份即匹配到相应评标项目,实现自助识别签到,同时开启门禁,专家进入评标室。
技术支持“全天候”。在中心网站以及每个招标公告中公布技术保障股服务电话、诚信库注册咨询电话、CA办理和咨询电话,“全天候”为市场主体提供技术支持和答疑,并根据投标人需要提供远程技术协助。
开启“延时服”。主动顺应市场主体非工作时间段服务需求,大力推行“午间不间断”“晚上加班办”等延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