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7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全文刊发南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郝以昆对技能工作实践认识的《四抓四提强根基 产才融合促发展——河南南阳聚力探索实践高技能人才赋能产业振兴》文章。这既是我市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的要求,也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的部署安排,契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年3月提出的“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全国技能工作布局。
四抓四提强根基 产才融合促发展
——河南南阳聚力探索实践高技能人才赋能产业振兴
郝以昆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把高技能人才作为产业振兴的“生力军”,多措并举建强技能人才队伍。特别是“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南阳市以推动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为目的,以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人才培养为重点,围绕培训、取证、就业、增收等关键环节,探索出一条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振兴的南阳路径。
抓体系提能级,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
南阳市以制度创新提升培训规范性,推行“政府+企业”双向互动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职业培训机构,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整企推进”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例如,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将集中训与分散训相结合,有序推进12个工种培训,同步开展技能比武活动,激发员工立足岗位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加强企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2024年以来,南阳市累计完成企业职工技能培训20.08万人。
南阳市以产教融合提升培养适配性,推动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链动态匹配,对接重点企业,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开发“理论教学+车间实训+项目攻关”三阶课程,精准化培养各类技能人才。河南工业职业学院牵头成立南阳职业教育联盟,与华为、京东、比亚迪等公司共建10个产业学院,与5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年培养技能人才7000余人。
南阳市以资源整合提升供给精准性,加强特色高水平技工院校建设,推动技工院校开展补贴性培训和市场化社会培训。加大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充分挖掘全国产业工人在线学习平台资源,实现“线上学理论、线下练技能”双向贯通。南阳技师学院以打造特色化现代技工教育示范学校为目标,重点培育20个产业急需、效益显著的特色品牌专业,专业设置与全市主导产业匹配度超过75%,与国内63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年均向合作企业输送技能人才1000余人。
抓产业提动能,打造产才融合新格局
南阳市聚焦重点产业育专才,紧密对接重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围绕防爆电机、数字光电、农牧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实施“一链一策”专项培育,开展“高精特新”技能人才培养。2024年以来,南阳市“7+17”产业链技能人才取证6.17万人,占新增技能人才的28.38%。
南阳市深耕特色产业树品牌,围绕现代化农业,健全完善“培训、考评、颁证、服务”工作流程,遴选一批原材料生产基地、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产教融合学院,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例如,西峡县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通过增设网红体验店、网络直播带货平台等,吸引返乡创业人员从事特色产业加工销售,每年电商销售额超8亿元。
南阳市布局新兴产业抢先机,打造“一县一品”特色人力资源名牌,培育出“镇平玉雕师”“邓州护工”“渠首果农”等10个省级人力资源品牌,南阳“宛康护工”被人社部认定为全国103个家政劳务品牌之一。南阳市家政协会先后与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家政协会合作建立劳务输出“友好社会组织”,会员单位年均培训家政从业人员6500余人次,向外省输送人才1857人,人均年收入超6万元。
抓合作提效能,构建区域协同新机制
南阳市深化跨区域劳务协作,搭建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新体系,打造以一公里为半径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实现就业服务村级全覆盖。加强省内外和区域间劳务对接,多渠道开拓劳务市场,做到标准化培训、规模化输出、全程化服务。2024年以来,南阳市12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向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地企业定向培训输送1.1万人,培训工种涵盖焊工、电工、养老护理员、艾灸师、育婴员等10余个工种。
南阳市推进评价标准互通,共备案各类评价机构262家,有效满足全市技能人才评价取证需求,实现“培训即认证、持证即上岗”。例如,南阳市金阳光职业培训学校设立叉车工社会评价组织,每名学员培训结业即可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和特种行业操作证鉴定,年均定向输送至芜湖、南京等地就业1683人,人均月收入6500元以上。
南阳市优化全周期服务保障,积极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和计划,按照“订单、培训、鉴定、就业、服务”系统化工作思路,使培训与转移就业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南阳市已和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龙岩市、泉州市等地人社部门建立了稳定劳务输出合作关系。2025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期间,采用专列、专车等形式统一组织“点对点”集中输送省外务工人员返岗154车次8835人。
抓生态提质效,营造人才发展新环境
南阳市强化政策激励,出台《关于深入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定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资金扶持及人才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政策,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推广“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大力推进特级技师、首席技师、企业工匠评聘活动。
南阳市建立完善市(县)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围绕南阳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开展技能竞赛和设置赛项。举办全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621名参赛选手共同亮技赛场,有效激发各类技能人才立足岗位成就梦想的热情。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43名竞赛选手成功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南阳市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积极打造“技能人才主题公园”,设置工匠精神展示长廊、技能互动体验区,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感受技能文化氛围。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覆盖师生2万人次,厚植“技能成才、匠心报国”的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