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南阳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镇平县委副书记、县长黄静。黄县长您好,欢迎您的到来!
黄 静: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再次来到这里和大家在线交流。借此机会,我代表镇平县委、县政府和百万镇平人民,向长期关心支持镇平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主持人: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质推进宛平一体化”,镇平县将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黄 静:围绕“宛平一体化”,镇平将抢抓机遇、主动工作,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是规划共绘,高标准完成镇平县“宛平一体化”战略规划、中心城区全域控规编制,积极协调争取把镇平纳入南阳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实现与南阳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二是交通共联,抓好G312改线、S330贯通、S329改建、东环路开工和宛平快速路通车,构建高效互联骨干路网。加快南阳综合物流基地、低空经济产业园、京东区域分拨中心等项目布局建设,打造市域物流产业布局重要节点。三是产业共链,积极融入南阳产业发展布局,以遮山、柳泉铺为先行区,深化与南阳高新区合作共建,提质发展南阳静脉产业园区,与中心城区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共进的产业布局。四是生态共享,有序推进遮山修复绿化,积极推进潦河流域综合治理,打造南阳中心城区“西花园”。
主持人: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也是支撑内需的两大支柱,请问,镇平县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将如何持续推动扩投资、促消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 静:去年以来,我们坚持“四位一体”抓推进,全力扩投资、促消费、强主体,经济发展质效逐步提升。投资方面,全年引进重大项目83个,其中超亿元项目37个,到位政策性资金11.5亿元,“三个一批”项目完成投资132.4亿元,85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1个项目集中开工,新开工项目数量居全市第一方阵。消费方面,组织举办贯穿全年的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1810万元,拉动消费240亿元,邮政快递寄递量突破1亿件,全年电商交易额突破380亿元。今年,我们将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扩容全域消费,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一是重抓重推项目建设。加力落实“两重”“两新”等政策,抓实建好“1+N”项目库,继续实施项目建设“四季行动”,推动项目数量、体量、质量“三量齐升”。二是精准务实招商引资。做实“1+5+4”招商体系,紧盯“三类500强”、头部企业、上市公司,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全年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三是全域提振消费需求。深化“惠享玉都”促消费活动,高水平办好第二十届玉雕节暨文化创意产业大会、老庄镇樱桃节、贾宋镇美食节、郭庄乡农游美食节等特色节会,加快精品景点开发、精品线路布局、精品民宿建设一体化发展,探索文旅产品、文创产品、文化体验一站式互动,提升镇平文旅产业的时尚度和吸引力。
主持人:去年,镇平县在营商环境工作方面成效明显,请问今年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有何举措?
黄 静:过去一年,镇平县以“放管服效”改革为抓手,推动涉企政务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和网络交易监管等多项工作实现突破,这些成绩既是激励,更是鞭策。今年,我们将继续锚定“创优一流营商环境”目标,重点实施“六大行动”:一是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做优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好石佛寺、杨营和开发区产业企业服务分中心,抓好“镇好办·玉小屋”政务服务驿站建设,巩固涉企增值化改革成果,落实好“两个零接触”,完成“1+3”综合配套改革任务,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城区15分钟政务服务圈和乡村5公里服务圈,提高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二是实施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行动,深化“万人助万企”“万人联万户”活动,及时梳理惠企政策,定期入企宣传解读,确保政策应享尽享、免申即享。对经营困难的企业,落实好纾困解难政策,帮助开展产销对接。三是实施要素保障优化行动,完善项目用地储备与年度供应计划衔接机制,抓实“主办行”“行长进企业”等制度,常态开展政银企对接、用工培训、招聘等活动。四是实施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行动,加快建设南阳综合物流基地、新型智慧物流园、乡镇物流场站等项目,谋划建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智慧物流和供应链物流,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五是实施企业帐款清欠行动,用好新增地方专项债等政策,及时兑付拖欠的企业帐款,同步探索解决账款拖欠长效机制,防止边清边欠、清了又欠。六是实施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用好“清廉护航码上行”执法监督,积极推进包容慎审监管,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严查各类涉企违法违规行为,建设“办事不求人、创业低成本”镇平。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玉产业是镇平的传统优势产业,请问镇平下步将如何发挥优势,推动玉产业转型升级,真正把玉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县的“金字招牌”?
黄 静:我们将以建设“全球玉文化消费中心”为目标,以“构建高效玉产业生态”为路径,继续坚持“大师化、艺术化、精品化”和“珠宝化、时尚化、标准化”两个发展方向,深化实施“玉+”战略,加快中商玉精品交易中心、中慕智能雕刻装备产业园二期、玉娇珑和田玉智能雕刻工厂等项目建设,力争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同时,坚持创意引领,加强青年设计人才培养,举办创意设计大赛,依托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走好产学研游商一体化发展路子,推出一批新文创,培养一批“新玉商”。
主持人:请问今年镇平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举措和创新探索?
黄 静: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我们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锚定建设农业强县目标,统筹抓好粮食生产、脱贫攻坚、特色产业、和美乡村等各项工作,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今年主要实施“三大工程”。一是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完成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省级标准化灌区。二是农民持续增收工程,稳步推进“1+10”乡村振兴产业园和六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抓好秸秆高质化利用全产业链等58个项目,持续深化“三专”建设,全年培育专业镇10个、专业村100个、专业户1000个、重点龙头企业10个。实施“四个共富”行动,每个乡镇培育1个以上共富综合体,以产业带就业促创业。三是乡村建设提质工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八个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南水北调调蓄县及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等项目,统筹抓好垃圾污水处理、路域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建成省级“和美乡村”5个、市级“富美乡村”10个,实现洁美乡村全覆盖。
主持人:今年镇平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方面准备怎么做?
黄 静:民生无小事。镇平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民生热点难点,谋划实施民生实事,优化安居乐业环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优化“421”就业服务体系,擦亮“镇平石匠”“镇平玉雕师”等劳务品牌,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七个一批’、促进青年就业创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防返贫就业攻坚”四大专项行动,支持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龙头企业举办协办职业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岗位适配度。二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第二完全学校等17个校建项目,务实推进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建设珠宝玉雕学院,大健康职业学院实现秋期招生。三是持续建设健康镇平,抓好第三人民医院迁建等项目,支持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医院,烧伤医院、五官科医院创建二级医院。加强慢性病防治网络建设,建成高血压等5个慢性病专病防治中心。推动县级医疗资源下沉乡村(社区)开展医疗服务,建成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全民参保、全民医保、社会救助和特困群体保障等工作,实施安心托幼行动,加快怡居康养城、城乡养老一体化等项目建设,探索建设“急救保命+生活服务+中医康养”居家养老社区试点,完成古城片区、石雕城等保障房建设,按期交付保交房项目15个,做好“好房子”试点建设。
主持人:去年镇平县在全市创新“六帮六促”社会治理经验,市政府今年也提出要“加快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请问镇平在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方面准备怎么做?
黄 静:我们时刻把社会治理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从“碎片管理”向“系统治理”升级,全力打造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镇平样板”。一是抓机制。持续用好“一核三化”工作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推广运用数字化治理方式,推行乡村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二是抓活动。创新“六帮六促”活动,深化“四下基层”“四季行动”,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三是抓防控。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积极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四是抓教育。持续开展“争做守法诚信文明公民”教育活动,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发动群众完善村规民约,创新治理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村级事务。
主持人: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次感谢黄县长做客我们在线访谈节目,在这里我们也衷心祝愿镇平的明天更加美好,同时也感谢广大网友的关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