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村民收完花生,花生秧要么焚烧要么堆在路边,现在我们统一‘零收费’回收处理,村民都很欢喜。”4月21日,职教园区皇路店镇朱庵村草料场负责人陈大朝向记者介绍“免费脱果+秧秆回收”服务。
在这个占地30亩的草料场内,工人们正忙着装袋、装车。场地的另一边,堆积着去年秋季周边村民们运送过来的200吨等待粉碎的花生秧。自2017年开始,陈大朝投资引进自动化脱果设备和饲料加工机械,尝试推出“免费脱果+秧秆回收”服务。村民只需将带秧花生运送到场,机器自动完成脱果作业,脱粒后的花生秧则统一回收处理。经过几年的尝试,这种“零收费”服务逐渐赢得周边农户的青睐,朱庵村及周边六七百亩花生全部采用这种收果方式,比起人工摘果,大大缩短了时间,也减少了储存风险。草料场在繁忙时,还可吸纳20多名村民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花生秧经过粉碎及除尘处理后,将跨越千里,成为宁夏肉牛养殖场的优质饲料。新建立的“花生脱果+秧秆加工+饲料外销”产业闭环,将秸秆从“环境负担”转化为“生态财富”,蹚出一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