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依法治市办和法政办的指导下,市民宗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思想,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现将我局法治建设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
市民宗局按照要求不断强化法治思维,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积极推进宗教事务管理规范化法治化,市级现有民族宗教持证执法人员10人,聘请法律顾问1人,聘请公职律师1人;县级持证执法人员66人,并配置了执法记录仪和相关设备,2024年市级执法案件为0。
(一)突出抓党组成员和班子成员的依法行政能力素质培养
根据工作需要修订完善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任前考法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年度述职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等,使依法行政工作有章可循。局党组通过个人自学、日常教育、专题讲座、交流研讨、考试促进、实践锻炼等方式,促进全体干部自觉尊法、积极学法、严格守法、主动用法,切实打牢依法行政工作基础。党组先后开展4次法治专题学习教育,共完成24个学时的学习。
(二)突出抓好行政执法人员的能力培养
注重在具体工作中贯彻法治理念,树立法治思维,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通过案例剖析、互动交流等形式,使每名执法人员全面掌握执法方法。加强日常工作检查,对行政决定是否依法、工作程序是否合法,进行日常审核和提醒,通过会上讲、会下抓,不断加强各科室、各级民宗工作部门法治建设意识,平时学法、工作依法的自觉习惯基本形成。
(三)市县民宗干部联动同步提高
利用民族宗教智慧管理平台对全市民宗干部和民族宗教界人士进行法律法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理论知识培训,取得良好成效。利用年初民宗局局长会议、市县民宗干部会议、视频会议等形式,先后组织4次政策法规培训;将县区民族宗教执行人员纳入进来,同步进行学习培训。
二、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民族宗教依法行政工作
我局始终把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对行使的权力进行全面彻底清理,编制了内容详细的职权目录,从依据到决策、执行、结果实行全过程动态公开,达到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的要求,着力推进民族宗教事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制定了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流程,确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全面践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主动亮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主动告知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内容,规范文字记录和音像记录,在规定期限内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向社会公开。
三、围绕重点任务着力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党组积极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结合实际对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和细化,明确责任目标,督促落实执行。3月21日,我局召开全市民族宗教局长会议,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民委会议、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和全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部署2024年工作;4月26日,针对重点工作,召开各县(市、区)民宗部门专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互联网宗教信息专项治理工作和推进“宗教中国化 同心正道行”主题活动;10月22日召开2024年全市宗教工作专题会议,组织全市各县(市、区)民宗局局长、宗教工作负责同志,传达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宗教工作专题会议精神,部署专题工作。
四、积极推广法治建设示范点示范经验
结合南阳实际,我们探索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制定了执法流程,完善了各项执法制度,统筹构建起横向执法部门间有效协作、纵向执法情报信息贯通、条块有力配合的执法工作网络。积极总结2022年唐河县民宗局“河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2023年镇平县、社旗县民宗局“2023年度全省民族宗教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单位”和基层联合执法机制工作经验。6月18日,在省民宗委召开的全省民族宗教系统依法行政培训暨基层宗教联合执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我局连续第三年作联合执法经验交流发言。
五、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素质
我局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执法人员学习培训;每年组织执法人员开展通用法律知识、宗教法规等培训,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业务知识测试,促进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养成,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9月24日,我局召开全市民宗领域行政执法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邀请司法专家主题授课和案例讲解,组织市局相关科室、各县(市、区)民宗局局长及行政执法工作业务骨干工作经验现场交流,实地观摩,案例展评。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或研讨会,加强经常进行服务型行政执法理念教育,促进领导干部运用服务型行政执法理念指导推进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执法行为,局机关服务型行政执法理念和主动服务的意识牢固树立。5月20日,我局组织召开了全市互联网宗教事务服务管理培训会,全市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及专干50余人参加专题业务培训。
六、加强国家法规和宗教工作法治宣传教育
全面落实普法宣传责任制,强化法律法规宣传,坚持每年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依托“民族宗教政策法规集中宣传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宪法宣传周等活动载体,积极宣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宗教事务条例》《河南省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知识大讲堂”等贴近群众的法律知识宣传,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为了方便民族宗教干部学法用法,编印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读本》,发放到每名民族宗教工作干部,举办党政领导、宗教干部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250余人次。不断创新法制宣传形式,利用局工作网站、微信工作群、QQ群等媒介及时发布信息40余条,点击量超6000余人次。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广泛开展民族宗教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向宗教活动场所张贴宣传标语200余条,悬挂横幅300余幅,营造了浓厚的法律宣传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情况对民族宗教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民族宗教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促进民族宗教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