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交通运输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7来源:南阳市交通运输局

分享: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局党组始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学习、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法治培训的重要内容。结合宪法、民法典、交通运输领域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党组会、局务会、学法专题会及每周二机关政治学习的开展常态化学习。

(二)认真履行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属单位主要领导和局机关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局重要工作,适时召开党组会议研究解决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将法治工作履职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及下属单位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清单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

(三)加强学习宣传,营造交通运输依法行政氛围。强化宪法宣传,集中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开展任职法治培训,对新入职的公务员和科级以上干部,组织任前法律知识培训考试,提高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以万人助万企”“路政宣传月等为载体,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线上渠道和出租车、公交车、汽车站等线下窗口,广泛宣传宪法、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四)坚持依法行政,筑牢法治建设制度体系。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2024根据程序制度制定了《南阳市中心城区推广应用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工作方案》的决策事项。二是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履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认真落实备案审查制度,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三是认真落实出庭应诉制度。做到了出庭应诉率100%2024年一件行政复议案件得到了市政府的维持。

(五)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一是深化执法改革。积极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市交通运输执法队伍为市本级和市辖区统一为一个执法层级。二是深化执法协作。不断探索完善综合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加强执法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协作配合。三是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黑出租、无证网约车等非法营运车辆2024全市共查处违规网约车56台次、违规巡游出租车231台次、非法营运车辆562台次。严厉打击非法超限超载行为2024年共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2625台次,卸货12.29万吨,查处违规大件运输191台次,非现场执法1948台次,约谈源头单位、货运企业287家。四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程序和标准。五是不断深化路域环境治理。实施交通运输执法路长制,对国省干线和县乡公路路政、道路运政等实行网格化、实名制管理。交通执法路长制工作法入选交通运输部执法四基四化典型案例。

(六)强化行业监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是及时梳理调整权责清单。对调整后449项行政权力事项均门户网站公示,所有事项进驻市行政审批中心受理,实现了审批事项三集中三到位”“大厅之外无审批二是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分3批向各县(市)下放86项省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分2批向宛城、卧龙区下放63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三是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南阳市交通运输局无感审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动态监管系统,收集归集信息30余万条,针对全市30余万人提供全行业205项行政审批事项申办、全生命周期质量信誉考核动态监管。四是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建立了严格的违章抄告机制,企业的违规行为与其质量信誉考核、车辆年度审验挂钩。积极开展招投标企业信用评价,依据结果实施差别化监管。共评价AAA级信用企业15家,减免费用1200万元。五是立法工作不断深入。积极参加政府规章《南阳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起草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道路平交路口通行秩序。

(七)积极加强信访矛盾化解工作

认真贯彻和落实信访维稳要求,坚持开门接访。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四定四包”工作制度,切实加强行业监管责任,认真做好全国两会、大型节日等重要节点交通运输系统信访维稳工作,全年没有发生重大越级上访、重大群体性上访、极端恶性上访和赴京赴省集聚信访事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法治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高。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意识和能力仍需加强。

二是政府职能转变还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需要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及审批程序还需进一步优化简化。还存在部门间信息共享资源机制没有形成,信用体系建设、联合惩戒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三是行政执法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性水平不高,柔性执法、服务型执法的意识还树立得不牢,行政指导、说理教育开展得还不够。基层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执法培训仍需持续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协作仍需加强深化。

三、下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安排

(一)持续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精神结合起来,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二是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落地落实。积极推进落实市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

(二)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重塑再造审批流程,拓宽审批绿色通道,打造极简审批部门。提高市县(区)交通政务服务一体化水平,实现同一事项全市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动高频事项“全域通办”。二是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交通运输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规范工作规程,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和企业群众获得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三是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无感审批”系统应用,提升全程网办水平。建立完善审批、监管信息“双推送”“双回路”机制,优化评审、勘验等特殊环节,实现审管联动,打响“宛美交通”政务服务品牌。

(三)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各项规定。积极配合做好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编制工作,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二是推进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工作,推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参与重大决策过程,充分发挥法律审核把关作用。三是不断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加强对制定文件的公平审查。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一是加快综合执法转型。推广分片区、分路段、网格化执法管理模式。由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型。二是加强执法素质能力建设。分级分类开展执法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水上执法、工程质监等薄弱环节的学习教育。三是不断提高执法质量。持续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执法、逐利执法等的追责力度,开展案卷评查,提升执法水平。四是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行政复议工作。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贯彻落实《河南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做到出庭、出声、出效果。

(五)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培训教育。一是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法治培训,加强全系统法治培训。把法治教育作为入职培训、晋级培训、业务培训的必训内容。二是继续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紧密结合宪法、民法典、河南省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条例及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等重点内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三是强化法治建设宣传。梳理群众关注高、尤其是行政执法领域的典型案例,通过门户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相关重要部署、理论成果、亮点经验及工作成效,引导行业从业者乃至全社会营造关注、支持、参与交通运输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