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淅川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组织保障,全面依法治县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法治环境明显优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第一议题”。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坚持常态化学法,组织学法11次。
二是坚持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将依法治县纳入全县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落实述职报告制度,通过年度述法压实职责,实现县乡两级述法全覆盖。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法治政府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将律师参与作为政府机关依法决策的必经程序。2024年,法律顾问参与审核重要合同、法律文书150余份,提出修改意见60余条,有力保障政府依法决策。
二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不到位纳入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中,2024年,在门户网站公示行政处罚案件1402件。推行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度,确定不予处罚事项134项、从轻处罚事项318项、减轻处罚事项64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事项11项。扎实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对行政执法单位40本案卷进行评查,对发现的12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完成整改。
三是强化权力制约监督。自觉接受各类监督,落实人大、政协监督,依法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及时研究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回复满意率100%。
四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建设。全面推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集中开展执法人员培训2期,培训400余人次。2024年5月对下放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进行调研评估,权限下放以来,17个乡镇(街道)共计办理行政强制案件24件、行政处罚案件45件,罚款金额总计41114.6元。
五是积极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2024年,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50件,复议纠错46件,实质性化解案件45件。建立健全府院联动工作机制,依托县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实现纠纷快速化解。
(二)持续优化法治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是“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全县2511个政务服务事项均已规范挂载至河南政务服务网,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各窗口项目审批办理时限总计节省83.75%,减少申请材料60%,提高服务效率。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大力推行柔性执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二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行。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部门联合随机抽查268次,涉及抽查事项514项,随机抽取检查对象1286个,不断提升监管和服务水平。
三是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五件事”,今年以来我县免申即享惠企10667.6万元,惠及19897户次。依托“淅企通”平台,组织有关执法部门进一步规范入企执法检查行为,遏制行政执法领域乱作为现象,提升涉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目前,平台已录入执法单位44家、执法人员1323名、企业5086家,录入部门执法申请信息385条。
(三)持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打造和谐有序社会环境
一是全面加强全民守法。紧盯“关键少数”,深入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宣传,推动领导带头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选优配强120名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深入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以“法律七进”为载体,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全面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二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平台规范运行,2024年,全县共办理案件1355件,提供咨询18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83件,法律帮助案件545件,法治社会影响力实现新提升。
三是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三调联动”,深化平安建设,2024年,调解案件2326件,有力推进了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培养法律明白人3400余人,积极引导“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群体对法治乡村工作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少数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不够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本领和意识有待提高;二是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人员队伍专业素养和水平存在短板。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初步安排
一是持续强化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统筹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法治领域重大问题。持续推动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五个一”工作机制落实,压实党政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二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提高决策水平,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使,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加大执法监督和案卷评查力度,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