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5来源:西峡县

分享:

2024年,西峡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法治护航水源地生态保护的西峡实践,三统三保三治综合执法机制作为南阳市唯一一个示范项目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推荐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全面依法治市考核中连续五年荣获“优秀”等次,2024年2月被市委、市政府通报。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高位谋划推动落实第一责任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要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县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并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4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就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府院联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批示11次,参加重大活动、重要会议10次。常态化落实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法制度发《2024年度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计划的通知》共学法15次,有力地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托县委党校,在春、秋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对全县200余名中青年领导干部专题培训习近平法治思想;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法治工作人员等500余人参加的2024年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全县公务员和副科级以上干部1801人在河南干部网络学院学习法治相关课程6583人次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带头作用,“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凝聚形成法治西峡建设强大合力。

二、勇担崇高使命法治护航清水北送

为完成“一河清水入丹江、一渠清水送京津”的政治任务,坚持“破局之策、首在生态”导向,持续深化“三统三保三治”综合执法机制,组织开展了生态河湖综合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治、枯水期河流断面达标、污水处理厂专项执法、涉水企业专项执法、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执法联动、行刑衔接、公益诉讼相结合,林业、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局、水利、公安、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相互配合,以公益诉讼、林长+公安局长+警长”“林长+检察长制度为支撑,以绿盾行动和自然资源卫片执法为手段,织密保护网络,共享案件线索及时制止和查处破坏森林资源影响水源地保护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水生态安全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促并进的新路,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西峡县淇河、老灌河等6个国省市控断面水质提升,出境水质断面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三、健全职能体系政府效能全面提升

一是持续优化行政职能配置。调整县政府组成部门的权责清单,取消行政许可事项5取消其他类别行政职权7调整新列入行政职权1调整行政职权10保留行政职权4459项。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梳理公布495项跨省通办事项和1117项全豫通办事项与五省八地签订跨省通办协议,并于2024年10月成为“跨域通办联盟成员单位”目前,已开展跨域办理业务2113件,其中省外业务30件。实施“专窗+综窗+N”服务模式,设置税务、市场监管、人社医保、不动产、公安大分领域专区工程项目建设和24小时自助服务两大特色服务专区以及1个综合服务区,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三是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创新建立“141N”信用修复工作机制,为失信企业明确了咨询地、修复流程和修复材料,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同步向行政相对人发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书》,为其更快、更准进行修复提供了“直通车”,保障企业在参与招标投标、争取资金及税收优惠等活动中免于失信惩戒。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营造“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运用“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联合抽查任务233次,抽查市场主体1268户,其中跨部门联合任务227个,部门联合率97.42%,比2023年部门联合率提高25.99%。

四、推进依法行政政府治理更加规范

一是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针对省市拟出台的法规规章,广泛征求意见,报送立法建议11条为立法提供基层意见建议二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7件,均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并及时向市政府、县人大备案并通过审查。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决定保留43件,修改2件,失效14件。三是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法制审核人员对县政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重要合作协议、文件等开展合法性审查184件,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长办公会议20余次,出具书面法律意见书8份,提出法律意见30余条。四是强化制约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做好群众来信来访、书记市长留言板、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财会、执法、统计监督职能,丰富监督内容、强化监督合力,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五、规范行政执法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保留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6个领域的执法队伍,撤销林业水利、商务7支执法队伍,构建权责明晰、简约高效、运转协调、执法有力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全县19个乡镇(街道)执法大队队伍建设、办公场地建设、业务能力等全面提升正常行使下放的行政执法权限。二是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在县政府网站发布《关于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电话及地址的公告》,邀请行政执法监督员、公职律师、法治业务骨干对抽取的154本行政执法案卷进行集中评查。各执法单位自行评查1300余卷,查找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从根源上防范和遏制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行政诉讼案发率、败诉率明显下降,“双下降”工作处于全市先进位次。是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作为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联系点联系员试点县,选取20个企业和20名个人作为联系点、联系员,到企业开展行政指导、座谈,收集意见建议,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严格贯彻落实“从轻、减轻、不予行政处罚和不予行政强制”四张清单,为企业等经营主体营造包容纠错的发展环境。各单位主动公示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点630个,预防减少违法行为发生。开展“微宣讲、走基层”9场次1100余人次,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水平持续提升。是持续提升法治水平。将南阳职业学院设为西峡县法治教育培训基地,邀请专家学者、省市领导、执法单位业务骨干对领导干部、法制审核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等分类进行专题培训,线上线下累计举办各类法治培训班61900余人次。通过业务培训,有力地提高了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五是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在县司法局设立西峡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乡镇街道设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站19个,县直执法部门设立行政执法监督投诉工作室29个,公布监督投诉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深入乡镇街道和县直执法单位67次,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座谈、查阅执法检查巡查台账、执法案卷等形式指导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六、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是扎实开展府院联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府院联动第二次联席会议精神,先后组织召开县府院联动第二次联席工作座谈会、推进会8次,开展府院联动同堂培训、行政复议诉讼培训、执法人员培训、旁听庭审等活动12次1500余人次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进重点问题事项解决,存在败诉风险案件3起,均已成功化解,化解率100%。认真落实司法建议、检察建议,有效规范、纠正行政单位违法、不当行政行为,全县行政诉讼案件70件,败诉3件,败诉率4.9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工作在南阳市成绩优秀二是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受理行政复议案件83件,已结案71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学习贯彻活动,持续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行政复议工作成绩突出单位”。三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成立了1个县调解中心、6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调委会、19个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295个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拥有1000余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格局,全面延伸调解触角。今年以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2583件,成功化解2507件,调成率达到97%。

在高质高效推进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的同时,我县按时按要求完成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市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比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法治工作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建设还有待加强我们将进一步采取务实管用举措,持续用力、加快解决。

下一步,我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努力在建设优质法治营商环境、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规范化、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全面提升法治西峡建设水平,为法治南阳建设贡献西峡力量。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