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县的领导,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开展工作及成效
(一)突出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宣传。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推进法治内乡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征文活动,加强学习研究、宣介阐释,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二是着力加强党的领导。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依法治县重点工作任务,制定相关议事协调机构工作规则,健全完善依法治县运行机制。坚持把法治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县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实现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深入研究,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三是落实法治建设责任。紧抓“关键少数”,开展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县考核、法治建设专项督察、中层以上干部述法及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共性问题整改等工作。同时,将全面依法治县考核结果和述法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全方位推动各乡镇各单位法治建设进程。
(二)加快推动职能转变,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全面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开展行政许可证明事项集中清理活动,取消2个单位的3项许可证明事项,对9个单位的32项证明事项予以保留,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打造“郦马办”云帮办代办政务服务党建品牌,实现1200余项高频政务事项网上帮办,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动次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信用修复制度,落实“两书同达”告知提醒机制,目前已完成信用修复102条,企业知晓度、获得感、满意率100%。
(三)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效
一是理顺工作机制,提高决策法治化水平。认真履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职责,扎实开展涉企政策文件清理工作。本年度共审查县政府及政府办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29件并认定规范性文件6件,依法废止175件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职责,将4个事项纳入2024年度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并推动了3个决策事项有序实施。同时,选聘47名专家录入我县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库,分别承担经济、城建、执法等领域的专家论证工作,提高行政决策科学性、全面性。
二是抓重点促规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首先,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通过持续开展乡镇执法证件动态清理工作、结合乡镇高频执法事项制作8本行政执法示范案卷在全县推广运用、配合县人大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督导调研,进一步优化了乡镇综合执法队伍结构,提升执法案卷制作质量,加速推动各乡镇实现赋权执法领域和类型的全覆盖;其次,配合做好县直执法改革工作。县司法局与县委编办积极协同,推动7个涉改单位设立执法业务股室承担执法职责,县直执法改革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再次,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落实执法案卷评查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全年评查执法案卷56卷,接收并审查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42件,积极推动行政执法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最后,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本年度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开展“微宣讲、走基层”活动,全年组织开展“线上+线下”集中培训7次,全面提升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和执法效能。
三是深化府院联动,推动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高位统筹组织召开了府院联动第二次联席会议,切实抓好各项重点问题事项落实工作。加强府院联动信息互通,积极借助各类力量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实现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行政机关败诉率的“双下降”。县法院2024年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22件,审结16件,行政诉讼发案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4.37%,败诉率从去年的23.8%下降至今年的6.25%。
(四)聚焦公正司法,持续深化司法领域改革
深化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县法院按照“繁简分流、事务集约、分权明责、全程监管”的工作机制,优化执行内部运行模式,以执行指挥中心为枢纽,实现初次接待、财产查控、初次送达等集约事务集中处理,减少执行实施团队办案压力。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县检察院不断强化证据意识,严把证据关,找准强化法律监督的着力点,持续做精生态环境检察专门化工作、做优未成年人检察专门化工作,通过加强对刑事立案、侦查取证、执法司法程序、审判等的全过程监督,及时纠正侦查、审判活动依法依规开展,实质化构建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推动案件办理质效大幅提升。
(五)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扎实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规划。结合法律“七进”活动,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有效落实。深入开展精准普法基层行活动,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100余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1万余份,创作拍摄的法治微电影《湍水有情》获得市级肯定。大力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发挥村居法律顾问示范岗作用,深化法律服务进村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是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成立湍东镇综治中心,配套建立“内乡治理”信息化平台,创新开发湍东“解纷码”,推动矛盾纠纷在基层全链条解决。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本年度全县新收行政复议申请63件,同比增长54%,行政复议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日益彰显。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法治思维有待进一步加强。原因在于部分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法治队伍建设力量薄弱。究其原因是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未经过专门的、系统的法律学习和培训,再加上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人员素养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三)法治建设工作基础不够扎实、发展不够均衡。部分县直单位和乡镇存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规范、合法性审查机制缺失、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不到位,个别领域行政诉讼案件量多发的情形。
三、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针对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反馈的材料上传不全的问题,我县高度重视,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重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每个工作步骤、流程和环节,对照标准、精益求精、把握进度、及时上传,务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资料规范、齐全、有特色、高水准。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初步安排
(一)强化学习培训。强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法律知识和行政执法业务技能的解读和培训,打造一流法治队伍。
(二)强化法治队伍建设。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职人员队伍,进一步突出专人专干,夯实法治建设根基。
(三)强化督导检查。完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联合考评制度,提高督导工作的整体效能,确保行政执法水平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