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邓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一体推进中等城市、更高水平的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内容。完善法治督察、考核评价机制,组织召开十四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强化部署落实。专题听取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法治政府建设领导组织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府院联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10余次。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市领导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年市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10次,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运用河南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进行每月一主题学法,对拟提拔任命的200余名领导干部开展任前法律知识测试。
二、法治政府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改革,提升政府依法全面履职水平
简政放权优化政府机构职能。通过派驻机构下放、“减县补乡”统筹调剂编制下沉等方式,向乡镇(街道)下沉县级编制940名、人员478人。结合法律“立改废释”、机构职责职能调整和放权赋能情况持续推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梳理保留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事项4694项。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大力推行“承诺制+标准地”模式,创新建立“提前介入、容缺办理、全程服务、联审联批”投资项目审批工作机制,实行“一天办四证”“拿地即开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2688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改革事项和南阳市“一表通”基层减负试点工作。率先推行“移动政务客服”新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号,在线导办帮办,接受企业群众咨询3600余次,指导企业群众办事460余件。
精准施策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万所联万会”“千所联千企”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探索成立“老河口市—邓州市”公平竞争审查跨区域合作领导小组,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实施“三书同达”,指导市场主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或取消经营异常状态标注3324条;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413家,实施行政处罚信息修复12条。强化跨部门联合抽查,全面推行“一业同查”监管模式。30个“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织或配合开展联合双随机检查156次,纳入双随机监管事项350项,抽查市场主体3436家。
(二)规范程序,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执行力
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坚持重大行政决策应纳尽纳,制定并公布2024年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开展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后评估工作,评估结果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布。
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管理。建立由起草单位、法律顾问、市场监督管理局、司法局共同参与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分工体系,推行“审核前置”机制,做到政府文件“逢文必审”、政府常务会议题“逢提必审”。审查政府、政府办及政府部门起草文件200余件,提出修改意见50条,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6份,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审通率均为100%。开展我市现行有效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废止(失效)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11件。组织全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培训会,不断提高我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水平。上半年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被南阳市通报表扬。
发挥法律顾问“智库”作用。健全政府法律顾问聘任、考核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政府法律顾问履职情况调查工作,将调研结果形成通报,纳入年度考核,督促各部门由“只顾不用”转变成“优聘善用”。
(三)多措并举,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
持续规范行政执法队伍。印发《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一对一”帮带工作方案》,5个市级放权部门为27个乡镇(街道)派驻业务指导员,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传帮带”活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对全市1681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线上培训及年审工作,新办执法证件120余个,注销执法证件90个。统筹线上线下学习资源,组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4次,做到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全覆盖。
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确定74家单位和80名个人为服务型行政执法联系点和联络员,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微宣讲、走基层”活动实战演练,在南阳市举办的“微宣讲、走基层”实战教学选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收集行政执法突出问题44条,组织行政执法被纠错案件分析研判会1次,下发执法监督意见书4份,通报行政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31人次。落实常态化执法监督,受理重大行政处罚备案47件,办理行政执法投诉9起,组织案卷集中评查2次。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组织专项培训及考试4次。探索乡镇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机制,制定《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裴营乡开展省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试点工作。
(四)畅通渠道,提升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340件,受理303件,审结284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100%,经调解和解终止审查结案76件,调解和解结案率35%。落实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建立行政诉讼全流程化解机制、行政诉讼备案管理机制。府院联席办公室召开行政诉讼案件推进会3次,成功化解行政争议68起。
健全矛盾纠纷预防调处机制。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警司访+”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工作机制,整合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力量,坚持矛盾排查、风险评估预警,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全年共召开信访工作乡镇联席会议550次,市联席会议11次,化解矛盾纠纷4566件,“大调解”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五)厉行法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升级市政府门户网站,新增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重大建设项目全流程公开、行政复议、稳岗就业和养老服务等栏目,推动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等领域政府信息有序主动向社会开放。2024年共发布信息总数2765条,其中概况类信息15条,政务动态类信息2395条,信息公开目录类信息170条,其他信息185条。
形成监督合力。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全年办理人大建议160件、政协提案215件,办理结果满意率均达100%。规范政务督查考核机制,办理涉及政府重点工作、民生实事等督查督办事项337件。紧扣民生领域开展审计监督项目29个,提出审计建议39条,促进建章立制24项,促进增收节支0.89亿元,移送案件线索44件。
三、存在不足及下步打算
2024年邓州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比如: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个别领导干部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深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工作、解决问题的成效不够明显,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领域违法行政问题较为突出。行政执法规范化和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执法单位在案件事实认定、程序规范和法律适用等方面仍需提升,行政执法监督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下一步邓州市委、市政府将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是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紧盯“关键少数”,强化法治意识,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健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体系。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深化府院联动,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三是加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力度。配齐配强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开展“伴随式”“驻站式”执法监督,加大个案监督力度,推进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行政执法各项制度,加强纪法衔接,切实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