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但在邓州市十林镇宋集村,不少渔网加工户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在村里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编织渔网的男男女女,他们2人、3人结伴工作,网线行云流水般地来回穿梭。
近年来,邓州市十林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领办、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探索出了“公司+分厂+联系点+农户”的渔网加工产业发展新模式,把70余户农家小院变成了渔网加工点。
“为让我们掌握渔网编织技术,乡里还举办培训班普及织网技术,现在俺一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还不耽误接送孩子、做家务,非常满意。”村民何宁说,现在在十林镇,几乎村村都有渔网加工点,像魏寨、贾寨、罗岗等村庄,家家有人织渔网,渔网加工成为村民们的重要致富途径。
为让小渔网撑起群众的“钱袋子”,十林镇多方组织开展渔网专业技术培训,先后培训技术工人900余名,同时统筹举办现场招聘会5场,带动就业580余人,人均年增收2.5万余元,打响了十林镇渔网加工的产业品牌。
目前,十林镇共有40余家渔网行业市场主体,包括2家大型行业企业和多家个体工商户,其中仅永泽渔业公司就拥有大型渔网编织机30余台,用工280余人,固定技术骨干20余人,吸纳渔网加工点30余个,覆盖十林镇宋集、西岗等10余个村,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等地,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全镇现有渔具加工企业10多家和70多个加工站点,渔网加工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家,行业从业人员700多人,年产值超2亿元。”十林镇党委书记李义表示,接下来,十林镇将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举措,促进渔网加工产业从手工制作转向机械化生产、从分散经营转向集约化发展,全力实现渔网加工企业连点成片、扩容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