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在一派春光浩荡中,南阳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迎来了突破蝶变之年。刚刚结束的南阳两会明确提出,要叫响“内乡模式”,推动县域产业发展,为“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夯实县域经济基石,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交出一份厚重出彩的时代答卷。
从经济洼地蝶变为产业高地的内乡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内乡县紧紧围绕牧原集团,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加快延链补链强链,集聚了一批知名企业和优质项目,走出了一条“一枝独秀带动多业发展”的“内乡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市着力构建的“1+1”产业布局中,起着引领者、开拓者和示范者的旗帜作用,具有典型意义。
记者近日来到内乡县,在热气蒸腾的建设中,在奋勇争先的士气中,在未来可期的氛围中,感受“内乡模式”的魅力。
培育“龙头”、强壮“龙身”、舞动“龙尾”,“头部带动型”县域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内乡位于南阳盆地西缘,自古有着“守八百里伏牛之门户,扼秦楚交通之要津”之称,境内“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72.2%。这个山区县,因为培育了一家龙头企业,正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要素的集聚地、成本洼地、价值高地,奋力打造“华夏生猪产业第一县”“全国农牧装备之都”。
这家企业就是牧原,一家发轫于内乡,壮大于内乡,植根于内乡,腾飞于内乡的生猪行业龙头企业。牧原集团1992年创立于内乡县,当前已构建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子公司308家,员工15万人,上下游合作伙伴2.5万家,养猪业务遍及全国25省(区)108市223县(区),成为内乡的传奇。
牧原的成长,是一场与内乡县委、县政府的双向奔赴。在内乡县的精心培育和大力支持下,牧原筚路蓝缕,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以2014年上市为分界线,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牧原集团逐渐成为内乡县域经济发展的头部企业,通过龙头辐射带动,形成了以头部企业为主导、以配套企业为支撑的庞大产业集群,有力地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内乡县全县生产总值实现314.1亿元、增长3.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4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3.93亿元、税占比70%,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505.2亿元、增长9.9%,贷款余额达461.6亿元、增长3.9%。内乡县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速位居南阳全市前列。内乡县走出了经济洼地,正成为南阳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梳理内乡县与牧原集团政企融合发展时间轴,可以清楚地看到内乡县发展“头部带动型”县域经济的脉络。
2014年前,双方的合作更多是以捐资助学等形式在教育领域发力。
2015年至2018年期间,合作在多个领域全面开花。县农商行改制重组、扶贫、建设农牧装备孵化园、认购可交换债……从一、二、三产业到社会责任到项目培育,双方全面深度合作,实现共进共赢。成立了牧原建筑,在承建牧原工程之外,以高质高效和信誉,迅速占领了内乡城区建设的半壁江山,为内乡财政作出不小的贡献。成立了聚爱优选,在电商领域开展消费扶贫。建立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默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以联农带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以来,是深度融合阶段。谋划成立牧原职业学院,建设牧原物流园,发力合成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建设未来经济先导区。
双方的合作,从1.0版本进化至升级版。在这一互动中,牧原逐渐成长为生猪全产业链的头部企业、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内乡县也在不断地为生猪全产业链持续进行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科学育链,加快形成上中下游产业衔接配套、大中小企业组合良好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沿沪陕高速进入内乡县城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内乡农牧装备产业园林立的建筑。在发展“头部带动型”县域经济的进程中,一大批生猪全产业链企业茁壮成长,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农牧装备产业板块,寅兴钢构实现了“从木匠到工匠”的嬗变,恒辉农牧已成为内乡县工业发展的典范,牧原农牧设备有限公司、恒美玻璃、康富特、融创新合、圣鑫科技、兴华器械、上海亿力等企业已入驻农牧装备产业园,为内乡打造“中国农牧装备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在建筑板块,河南牧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从猪舍做起,凭借越来越雄厚的综合实力,走向全国各地,实现跨越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该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将达到37亿元。
在农业板块,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由大学生团队高效管理运营,通过科技赋能,探索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新课题。
在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板块,成功招引锅圈食汇建设牧原猪肉食品产业园,促成牧原集团与双汇、三全等河南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全省万亿级绿色食品产业。据统计,内乡县生猪全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达148家,2024年生产总值实现314.1亿元,税收收入13.93亿元,为内乡加速隆起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如今,内乡县正着眼长远,紧紧围绕生命健康、合成生物、新能源三大战新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使牧原集团这一“龙头”昂得更高,县域经济发展动能更强。围绕生猪全产业链,坚持纵向延伸,横向集聚,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使“牧原系”企业这一“龙身”更壮,县域经济发展底盘更稳。坚持“企业至上”的发展理念,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和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使内乡发展环境更优、企业更有活力。
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个集群,激活一域经济,这就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乡模式”。相同的资源禀赋,相似的发展环境,为什么内乡能培育出一个有着全国、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内乡的经验是否可复制、可借鉴?
在“内乡模式”成功的背后,有格局、有责任、有担当,更富有时代创新的伟大力量,顺应了新时代、新业态、新经济模式下经济发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