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近年来,市林业局发挥国家、省级种质资源库及良种基地优势,加强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全面提升林木种业创新能力,助推林木种质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坚持以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资源保护水平。目前,全市建成以月季、玉兰、猕猴桃、七叶树、香椿等为主的异地保存库(圃)6个,已收集品种12个、各类种质5100余份,面积达625亩。其中:月季种质资源4200余份(古老月季58份,现代月季1900余份,蔷薇262份),玉兰种质资源251份,猕猴桃种质资源518份,七叶树种质资源110份,香椿种质资源32份。同时,积极开展种质资源分类、认定和良种选育工作,协同推进种质保护,实现种质资源可持续发展。
二是做好种质资源繁育推广。坚持“育、繁、推”一体推进,加快林木良种推广步伐。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3个、优良乡土树种采种基地2个、保障性苗圃3处、国有林场4个、注册登记林木种子种苗生产经营企业168家,年均生产各类优质苗木3.2亿株,国家重点生态造林工程林木良种使用率达72%以上,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造林提供了坚实种苗保障。
三是推进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通过“产、学、研”融合发力,重抓重推种质创新,加强与中国林科院、上海园林科学研究院、西安植物研究所、河南农大、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高校交流合作,先后培育玉兰、皂荚、银杏、香椿等国家新品种、良种16个,月季、楸树、梅花、香椿等省级良种15个,培育申报月季国家新品种7个,推广面积150余万亩,有力促进了林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