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鼓点已经敲响,泗洲大地响起奋进的节拍。回望2024年,唐河科技领域无数个瞬间令人振奋,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加速隆起——
“蓄”的势能全市领先。签约项目74个,合同引资75亿元。艾礼富传感器、爵越电机等8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6亿元,超年度计划16个百分点;22个“三个一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数量全市第一。
“进”的动能激越澎湃。培育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6家、高新技术企业8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35家,创成绿色工厂10家、智能工厂10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获评省级绿色园区,新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科创平台139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项目为王,创新为要。唐河县以“五聚五提”为总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年”活动全面开展,一幅“新”风正劲争朝夕的中国式现代化唐河实践图景正徐徐展开……
创“新”力
锐意改革促科技成果转化
几天前,喜讯从唐河传来——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全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4.57亿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6项;亚澳农机荣获全省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三等奖,南商农牧荣获全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唐河县近年来更迅猛的创新势头、更有力的创新举措、更浓厚的创新氛围。
时代的列车呼啸而来。“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解决转型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最终要靠自己。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唐河县委、县政府选择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
以前瞻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以创新驱动、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为首要战略,率先成立县委科技委员会,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双主任,系统谋划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综合配套改革……唐河目标日益明晰,步伐铿锵有力。
“科技创新年”活动赋能,科技创新大格局加快成型——
出台《2024年唐河县“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科创平台能效提升行动、区域科创载体提质行动、产业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创新主体培育壮大行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创新人才引育行动、科创投入倍增行动等七大行动,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清单,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变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科技服务机制锐意改革,集聚创新人才团队卓有成效——
充分利用省科技厅科技服务综合体,与南阳理工学院合作成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省科学院共建唐河县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帮助全县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鼓励县内龙头企业在省内外创新创业要素集聚、科研院校集中的城市设立科技型人才飞地,协助宣溢环保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兑现科技创新奖励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对35家科技创新企业和个人发放奖励资金456.6万元。
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科技创新平台更加坚实有力——
以项目为依托,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推动企业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联合开发、共建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2024年,新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科创平台总数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创新体系持续完善,创新动能明显增强,创新发展全面起势……唐河迈出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坚实步伐,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唐河、加盟唐河、圆梦唐河。
增“新”量
深度融合夯实产业硬支撑
1月17日,跨入亚澳南阳农机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级绿色工厂,只见机器人挥舞手臂,弧光闪闪,焊接火花四射;农具喷漆环节,全程自动化……公司副总经理郭靖自豪地说:“厂区高度现代化,员工人均年产值达120万元。”
提起中国旋耕播种机,就不能不提到亚澳农机。该公司行业排名全国前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73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产品畅销国内26个省市区。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科技创新已为公司绿色崛起装上了强大引擎。
亚澳农机只是唐河县农牧装备产业跨越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2023年,唐河县充分发挥农牧装备产业优势,成功争取到全省第二批科技研发联合基金,成为全省仅有两个县之一。该基金总规模6000万元,实施期为三年,每期2000万元。目前,已累计立项项目14个,下拨资金3000余万元,有力撬动了农牧装备产业延链强链。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唐河实践,科学技术要打头阵。唐河县科技局局长冯弘远在农牧装备产业联合基金项目评审会上指出,唐河县充分利用产业联合基金等载体,打造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和成长空间。
大个企业在全省创新创业大赛抢眼,昂起创新“龙头”。唐河县科技局联合统计局等部门加大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的指导,加速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活动覆盖率超额完成市定目标。6家企业参加省市创新创业大赛,亚澳农机荣获省赛成长组三等奖,南商农牧荣获省赛优秀奖。
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作蹄疾步稳,壮大“主力军”。成立工作专班,挖掘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建立企业培育库,进行精准培训指导。去年以来,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数和总数位居全市县级第一名。
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工作成效突出,打通“关键环”。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面向全县中小微企业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讲培训,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应评尽评,形成良好培育态势,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发展壮大。2024年,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35家,同比增幅超过140%,超过市定目标一倍多,位居全市前列。
一个个逐“新”攀“高”的亮眼数据,标志着唐河县加快打通创新与应用的“任督二脉”,科技正在引领唐河发展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
布“新”局
数智赋能产业集群攀高峰
冬日暖阳洒向唐河这片创新创业热土,目之所及,高端要素汇集涌动,新兴产业聚链成群,新质生产力迸发活力,一项项“硬核科技”惊艳客商,彰显唐河软实力。
家畜养殖数字化关键技术与智能饲喂装备创制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河南南商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沛介绍道,公司荣获省级以上荣誉100多项,智能养殖装备畅销国内外。
防爆小屋、防爆监控、防爆箱柜、防爆通信……南阳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智能防爆电气产品已被认定为国内行业领先和全国行业知名品牌,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产品被运用到航母、深海探测器、航天发射场等处。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唐河县委书记贺迎在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必须坚持大抓工业不动摇,保持主导产业发展定力,加快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培育以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一转带三化”(以数字化转型带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施“三化”改造项目20个,三大改造率达到75%以上,完成企业上云200家,新增绿色工厂2家、智能工厂(车间)2家。特别是在装备制造产业上,支持亚澳农机、南商农牧等重点骨干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研发力度,加快传统装备制造向高端智能装备转型发展,打造省重点农牧装备产业基地。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坚持“内育、外引”相结合,推动产业聚链成群、提质增效。传感器产业链上,支持艾礼富做大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形成相互配套、功能互补的传感器产业联合体;数字光电产业链上,以豫科芯片、格瑞光电为引领,推动核心产品向家电、高性能光电产品等领域扩展;精密制造产业链上,依托英拓智能、中通智能等企业,扩大智能制造、实验室设备、军工产品加工生产规模;新能源产业链上,依托海宏科技、贵登能源等重点企业深耕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促成海宏科技与中科院研究所共建实验基地。特别是鸿翔公司牵头,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大力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提升国家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成果。
数智赋能,制造蝶变;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唐河三大主导产业和五大优势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传感器、灯具照明、锂电池等产业链关联企业达200余家,总产值迎来几何式增长。一个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长壮大,“唐河制造”正攀向新的高峰。
惟进取也,故日新。今天的唐河,处处可以感受到“日新”的气息。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正澎湃在广阔的泗洲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