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南阳市南水北调供水提升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25日
南阳市南水北调供水提升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南水北调工程效益,推进我市南水北调水量指标消纳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指示和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科学高效利用南水北调水资源,持续提升南水北调工程效益,统筹推进全市南水北调新增供水工程和水量消纳工作,为高水平建强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二、工作目标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分配方案的通知》(豫政〔2014〕76号),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分配我市南水北调生活用水指标每年4.914亿立方米。在目前已通水区域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新建水厂及管网、封停自备井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供水范围,提升南水北调水量消纳水平,确保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水量指标消纳任务,让更多人民群众吃上优质的南水北调(丹江)水。
三、重点任务
围绕让更多人民群众吃上优质南水北调水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级统筹、县为主体”的总体思路,强力推进南水北调水量消纳工作。
(一)科学规划引领
1.以2025年完成南水北调水量指标消纳任务为目标,从市级层面统筹布局配套供水骨干工程,按照“强骨干、建水网、优配置”的思路,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根据我市南水北调供水现状及有关县(市、区)条件,长短结合,编制《南阳市南水北调后续供水工程高质量发展规划》。(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
(二)扩大主城区南水北调供水范围
2.加快中州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进度,确保2025年底前建成通水,同时加快公共供水管网延伸,不断扩大市中心城区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高新区管委会)
3.加快水源置换工作进度,2025年底前完成中心城区白河左岸河东水厂、天润水厂水源置换工作。(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4.针对已经通南水北调水的县(市、区),扩大主城区南水北调供水覆盖范围,做到应供尽供,2024年底前南水北调水源水厂供水范围内实现供水全覆盖。(责任单位:邓州市、新野县、内乡县、镇平县、社旗县、唐河县、方城县、卧龙区、宛城区政府,高新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5.针对计划接引南水北调水,但还未接通南水北调水的县区,加快推进新增南水北调输水工程建设,2025年底前主城区人民群众喝上南水北调水。(责任单位:官庄工区管委会,南阳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
6.针对市中心城区特许经营协议,组织专业机构对供水企业开展评估考核,建立健全评估机制,根据评价结果,决定下步合作方向。(责任单位: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三)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
7.针对计划接引南水北调水源进行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的有关县(市、区),加快推进水厂及管网建设,尽快建成达效,提升县(市、区)南水北调水量消纳比例(详见附件2、3)。
(责任单位:卧龙区、宛城区、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方城县、社旗县、镇平县、内乡县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8.强力推动南水北调8号口门宛东供水工程,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推进,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桐柏县及方城县、社旗县、唐河县沿线乡镇饮水问题。(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南阳产投集团,桐柏县、方城县、社旗县、唐河县政府)
9.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撬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融资机制。(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四)持续推动自备井封停工作
10.实施自备井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专班推进,加强统筹协调,以点扩面,以中心城区带动全市整体推进,在全市开展自备井管理专项整治“飓风”行动,保护地下水源,提高全市水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促进南水北调水量指标消纳工作的开展。(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城市管理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11.强化取用水监管,加强各县(市、区)本区域的地下水管理台账管理,完善地下水监管措施,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严厉打击偷采、盗采地下水的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城市管理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五)开展南水北调水权交易
12.按照“远期水量消纳,近期水权交易”的原则,结合我市水量实际使用情况,每年测算水权交易水量,签订水量水权交易协议,消纳我市近期未使用的水量指标。(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南水北调事关民生福祉,让更多人民群众喝上优质丹江水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利当下、惠长远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各县(市、区)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到南水北调水资源的重要性,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强力推进水量消纳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南水北调供水提升行动工作工作专班(详见附件1),明确职责,统筹推进,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主动解决消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南水北调水量消纳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三)强化责任落实。相关县(市、区)要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完善水量消纳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制定上报县级南水北调供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时间表、路线图,精准有效抓好要素保障,多渠道融资建设运营,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加快推动项目实施。
(四)营造宣传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载体,积极宣传南水北调社会效益,多形式、多角度报道供水提升行动推进落实情况,及时总结宣传取得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对负面典型进行曝光,督促问题整改,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五)强化督导问效。南水北调供水提升行动纳入全市大抓落实积分管理体系,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对相关目标任务进行督查考核,加强跟踪问效,敢于较真碰硬,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