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适宜辛夷生长,是辛夷的原生区和发源地,有“中国辛夷之乡”美誉,这些年辛夷鲜药价格持续走高,广大群众依靠种植辛夷走上巩固脱贫成果、稳定致富增收的“康庄大道”,实现了家门口“摘金收银”。
初冬时节,乍寒还暖。近日,在皇后乡天桥村,无论是路边、村旁,还是山沟、坡岭,随处可见2人-3人或3人-5人的村民攀爬在树上,熟练快捷地采摘着辛夷药桃,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皇后乡天桥村地处海拔400米以上的深山区,生长着树龄达1000多年的“辛夷王”,成为种植过往的“见证”,村民们靠着“靠山吃山、靠树吃树”的理念,家家户户都栽种辛夷树,少则三、五百棵,多则一、二千棵。进入秋冬落叶后,村民们开始进入一年的辛夷采摘季,一直能忙到春节前后,自然能带来的收入也很丰厚可观。
今年54岁的廉中全家住天桥村仗沟组,这里山高沟深、土地贫瘠。早些年,他和其他村民一样,凭借不怕苦、不怕累的艰苦奋斗劲头,通过掏石挖穴、填土栽树、挑水浇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山坡上栽活了200多棵辛夷树苗,经过十多年的管护,如今已成为稳当当的“摇钱树”。
全县着力在唱好“山字歌”、念好“林字经”上做文章,因地制宜、因乡施策谋求致富“良方”,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引路、市场带动,依托中药材辛夷基地建设项目、“中国辛夷谷”综合体项目,深度挖掘乡村产业多元价值,让中药材辛夷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山中宝”,原先不起眼的辛夷真正实现了由“药材”到“药财”的华丽转变。目前,南召县辛夷种植面积达26万亩,年产药桃超3000吨,产值将达到3亿元,众多山区群众在辛夷产业链上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