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9:30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召开“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系列主题方城县专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内容:介绍方城县“锚定一中心两区两城 以五聚五提打造奋进出彩方城”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发布人:
段文汉 方城县委书记
赵国臣 方城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任义卓 方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樊海鹏 方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主持人:
蔡咏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蔡咏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县市区,第十场,很高兴邀请到方城县委书记段文汉先生出席,请他为大家介绍方城“锚定一中心两区两城 以五聚五提打造奋进出彩方城”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
方城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国臣先生;
方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任义卓先生;
方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樊海鹏先生;
欢迎各位发布人!下面,先请段文汉书记作主发布。
方城县委书记 段文汉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方城县委、县政府和120万人民群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方城发展的广大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方城是南阳的“北大门”,是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中国培育钻石之都、烩面之乡、丹参之乡、木瓜之乡,县域面积、人口占南阳的十分之一,粮食产量占南阳的十分之一、河南的百分之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流经方城61公里,是河南省过境渠线最长的县。境内有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方城垭口”、“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汉使张骞博望侯封地、三国时期火烧博望坡遗址、长征八大经典战例之一的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遗址,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光优美、宜居宜游。
近年来,方城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十大建设”,聚焦市委“五聚五提”工作总抓手,用心用力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明确了加快建设经济强县、文旅强县、生态强县,打造开放、创新高地,共建幸福美好家园的发展目标,确立了建设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南阳现代制造业发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的“一中心两区两城”战略定位,一步一个脚印务实干,一点一滴出实绩,不断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我们持之以恒兴产业、拼经济,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一是壮工业“筋骨”,强发展“脊梁”。坚持实施“兴工强县”战略,加快构建“5+13”产业发展格局,装备制造、超硬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聚链成群,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驻企业近200家,有中南钻石、中硬合金、力星钢球等知名企业品牌,轴承装备制造产业已纳入省轴承产业“一体两翼”发展布局,是省内第二个轴承制造集聚地,超硬材料产业荣获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工业投资增长27.8%,工业增值税增长16.3%,居南阳市第2位。二是抓项目引建,蓄发展动能。牢固树立项目第一支撑导向,把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关键一招,强化产业链招商、定点招商、园区招商、专班招商、以商招商,全县新开工项目数量和固定投资增速连续3年位居全市前列。三是兴特色农业,稳发展基础。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创新推进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环保攻坚“三位一体”农村综合片区建设,实施“百村示范、百园创建、百景点打造”工程,是全省首批垃圾治理达标县,道地中药材、林果种植等特色产业经济规模突破30亿元,畜牧业产值达32亿元,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油料生产百强县、绿色农业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荣誉。四是促文旅融合,提发展活力。聚力兴业态、提品质,创成国家4A级景区3家,正在加快打造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国家长征文化公园、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伏牛山东麓5A旅游圈等一批重点项目,举办了三届方城烩面文化旅游节,开发黄石砚、方城石猴、益姆膏、丹参茶、黄金梨等特色旅游商品20余类260余种,全国方城烩面商家已达2800多家,有速食烩面生产企业7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重点景区节假期游客量居南阳市第一,是河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县。
我们坚持不懈提能级、强基础,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坚持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开发区、高铁站区“三区融合”建设产业新城,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加快城市更新提质,实施“三河一廊”综合整治,新增万亩城市绿地,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立足南阳联结省会郑州的“桥头堡”,着力构建“内畅外联”交通双循环体系,加快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城市,郑渝高铁设有方城站,兰南高速、周南高速、汝枣高速和G234、G345等国省干线,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郑州至南阳高速、沈卢高速穿境而过,目前,方城县形成了“十纵十横三环一连”县域骨干路网,在南阳市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现在基本实现“户户通”,被评为河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我们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群众福祉持续增进。80%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保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建成投用五高中新校区和张骞学校、释之学校等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增学位1.5万个,高招一本进线人数实现“九连增”,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建设的方城校区即将招生。新建三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医疗诊治能力全面提升,成功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美丽方城,2023年创成省级生态县。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创出经验,探索实施周三村级接处访机制,信访工作“1345”典型经验全省推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我们驰而不息转作风、优环境,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近年来,经过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党性锤炼,观念能力作风建设、政治生态建设、党纪条例学习的全面洗礼,以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深度检验,全县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党员干部干劲十足。我们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提升治理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万人助万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效率提升,蓄积竞争优势,催生发展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姿态、更加严实的作风、更加坚实的步伐,冲刺“十四五”,谋深“十五五”,向着“一中心两区两城”目标奋进,在南阳“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的火热实践中,贡献“方城力量”,展现“方城风采”!
谢谢!
蔡咏
谢谢段书记生动详实的介绍!接下来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河南经济报记者
段书记,您好,您刚才提到,方城县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主阵地,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请介绍下今年以来方城工业经济运行及开发区发展情况,谢谢!
方城县委书记 段文汉
感谢您对方城工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近年来,我们以制造业强县为目标,不断夯实工业经济“稳”的基础、强化“进”的动能、延续“好”的态势,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今年前十个月,全县工业经济呈现生产稳中加快、投资稳中加快、重点产业链发展稳中加快的良好发展局面。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工业增值税累计完成3.82亿元,增长5.5%,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3位;工业投资增长35%,居全市第5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家、全市第2。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作为工业主阵地、主引擎,今年前10个月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3.3亿,增长12.5%,累计纳税3.78亿元。我们主要是做到了“四抓”“四强”:
一是抓产业强链群。坚定不移把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按照“有产业、有就业、有税收、可持续”的原则和“强龙头、补链条、育集群”的思路,聚力“5+13”重点产业链群,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轴承制造、超硬材料在全市17个重点产业链中单独成链;超硬材料被授予省级和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荣获“中国培育钻石之都”品牌;轴承产业纳入全省轴承产业“一体两翼”发展格局,是省内三大轴承产业基地之一;生物医药依托方城中药材特色种植优势和兽药行业人才优势,正在形成“中国动保看河南,河南动保看方城”的品牌效应。
二是抓平台强载体。建立了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开发区建设推进机制,高标准制定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报批工业用地两千余亩,建成了近30万平标准化厂房和600多套人才公寓、公租房,全线贯通了11条道路,形成八纵八横路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基础保障。目前,入驻企业近200家,“四上”企业133家、规上工业企业111家;2023年6月份省委书记楼阳生深入方城开发区调研,对发展情况充分肯定。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全国宝石琢磨职业技能大赛、河南轴承产业联盟年会等重大活动。
三是抓创新强动能。坚持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北科大、华中科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试验室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6个,高新技术企业达5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中南钻石作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行业标准领跑者和主要制定者;煜众机械高精密立式五轴复合车铣设备,打破国际先进技术封锁;中硬合金1200毫米超高压六面顶压机,获评2024年全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四是抓环境强服务。创新实施万人助万企“十大专项提升”;围绕企业关切,投运“企业服务超市”,做好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全周期服务保障,引进财税、规划、券商等三方服务机构100余家,涉企手续全程代办、惠企政策专班代争、研发申报费用兜底,先后争取各类优惠政策和奖补资金七千多万元,让企业心无旁骛、集中精力谋发展,方城开发区荣获河南5A级投资环境开发区荣誉称号。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大象新闻记者
请问,方城县是如何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谢谢!
方城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赵国臣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方城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经济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抓手,高标准制定“1+3+N”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狠抓政务服务质效、助企服务能力、法制保障水平建设。在最近的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稳居第一方阵,荣获全省营商环境先进县称号。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重点聚焦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服务质效。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方便办”服务品牌。累计发布便民事项2462项,均实现网上可办,办件时限压缩92%以上;持续推动就近可办,实现不到大厅就能享受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与湖北、山东等地签订“跨省通办”协议,切实解决异地办事难题,累计办理业务1847件,好评率达100%;将公章刻制、社保登记等若干事项纳入企业“一窗通办”平台集成化办理,实现企业开办极简审批。
二是强化助企纾困。持续推动助企服务专业化、精准化,倾力为企业纾困解难。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收集企业诉求,解决各类问题865件,解决率100%;积极协调引进省担保机构参与,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银担“2:8”分担风险机制,有效提高强信助贷能力;强化用人保障,组织各类招聘会77场,达成就业意向9238人次;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动态调整“纳税人画像”,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
三是强化法治保障。持续推动法治保障系统化、协同化,全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156次,移除异常名录3242户。成立“政法一体化办案中心”,实现案件“一站式”“政法一体化”。建立涉企违纪违法线索核查机制,对涉及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建立受理核查、规范处置、反馈答复、监督整改闭环机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县域营商环境美誉度,为南阳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方城力量。同时,我们也真诚期待与社会各界朋友深耕协作之缘,一如既往关心关注方城,做方城发展的“见证人”,与大家在这片创新创业、和美宜居的热土上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河南日报记者
方城作为南阳市的市域副中心城市,请介绍一下方城县在推动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方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任义卓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方城城市建设工作的关注和关心!
近年来,方城县坚持把人民宜居宜业放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立足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养的现代化中心城市,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完善设施强功能。实施城市更新提质三年行动,累计实施新建、续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62项,城区道路长度达到268公里,“一环、一轴、五横五纵”城市主干路网重塑城市布局;改造提升第二污水处理厂、超硬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6.5万吨/天,污水收集率100%,供水能力5.7万立方米/天,供水普及率100%,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二是更新提质增服务。累计实施东方新城、老车站区域、裕州府等城中村改造项目22个,完成投资36.6亿元。改造提升老旧小区49个2701户。实现146个无主管楼院的物业入住或社区兜底,实现全县物管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全覆盖。累计投资41.5亿元先后续建、新建河南工院方城校区、高铁片区医院等一大批教育卫生养老供水等民生设施,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个,日间照料中心17个,总投资6.5亿元启动城区智慧停车场、充电桩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三是美丽宜居聚人气。高标准完成总投资30亿元的“三河一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成四大综合性公园和16个节点游园、4座桥梁、5级潘河橡胶坝,新增万亩城市绿地,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游玩的好去处,谋划实施潘河、甘江河、三里河“三河水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全力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下一步,方城县将持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补齐城市短板,增强城市活力,让城市有面子、有里子、更有“温度”,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方城是如何学习好、运用好、贯彻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谢谢。
方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樊海鹏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方城县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县情农情村情,积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先进经验,“三农”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总体工作可以用四个“更”字概栝。
一是农业基础更坚实。方城县作为国家级粮食生产先进县,以百万亩高标准农田为基础,持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高标农(粮)田面积达到98.5万亩,主粮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9%,粮食产量长期稳定在15亿斤以上。同时,方城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拥有国家级生猪调控基地22家、规模养殖场268余家,年出栏生猪达135万余头,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地位持续巩固。
二是人居环境更优美。方城县深入贯彻“两山”论,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重要切入点,统筹垃圾清运、路域环境、厕所革命、污水整治、村貌提升、文旅融合等一体推进,投资3.2亿元建成农村垃圾日产日清处置体系,3800余公里国、省、县、乡、村五级公路全部添绿增美,创成中国摄影小镇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省级11个,四美乡村125个,五美庭院10万余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连年保持全省前列。
三是特色产业更兴旺。方城县按照产业主导、联片发展、全域振兴的思路,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种养游结合、产加销贯通等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投入20余亿元打造100个宜居宜业标杆村、100个规模特色产业园、100个要素齐全的景观景点,有效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目前,已建成效益良好的特色产业园19个、4A级景区3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带动252个村集体增收、5万余群众就业。在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推动下,去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09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方城农业产值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
四是乡风民俗更文明。在提升面貌、发展产业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塑形铸魂并重,深入挖掘乡村红色文化、耕读文化、德孝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定期组织群众参加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目前,文明向善、邻里和谐、家庭和睦等文明新风尚已蔚然成风。
下一步,方城县将持续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建设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定位,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继续关心支持方城农业发展,共同为南阳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蔡咏
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它需要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后,与方城县委宣传部联系,深入采访了解。
最后,再次谢谢段书记和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也感谢各位媒体记者的积极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