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国家资助政策和桐柏县学生资助中心帮助了我,我早就辍学步入社会打工了,请允许我对国家和县资助中心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我们困难学生的关怀表示感谢。”电话另一边的康同学,与笔者畅聊过往,谈笑风生。殊不知,4年前的他,还在为吃饱穿暖而担心。
今年毕业于桐柏县实验高中的康同学,出生在一个困难家庭,家人都没有劳动能力,2020年,他被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接下来的整个高中生活,他每个月都会得到补贴,每逢节日,县学生资助中心也会送去礼物慰问。
没有了后顾之忧,康同学安心将重点放到了学习上,2024年成功被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专业录取。随后,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再次像一场及时雨,助力其圆梦大学,“我是多么幸运,因为你们的付出,我们这些困难学生才能有饭吃有学上”。
“那时我家非常困难,吃不饱穿不暖,学生资助政策无疑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我想郑重表达感谢,你们的帮助化作清风,托举我们飞上以往无法到达的高空。”“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深感自己是多么幸运。感恩!是你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善良,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美好”……康同学的事件不是个例,近年来,数不清的感谢语发送至工作人员的手机上。这不是偶然,这是桐柏县学生资助中心用心、用情完成各项资助、贷款业务,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生动注脚。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过程管理、创新实施举措’是我们的服务宗旨。”县学生资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通过“六项举措”,扎扎实实走好学生资助及生源地贷款工作每一步。
强化学生资助政策宣传长效机制。每年秋期开学后,在“印发三封信”“上好两节课”“发放两张卡”的基础上,印发“四张海报”,即学前、义教、中职、高中四个阶段资助政策介绍,告知各学段所有学生应该享受的资助政策。
加强资助资金发放后宣传力度。资助金发放后,资助中心一方面通过通信公司对所有困难学生家长全网发送教育补贴发放告知短信;另一方面,立即对所有受助学生发放家长书面告知书,并经家长签字后交回学校。
抓实、抓好资助数据录入上报工作。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集中全县乡镇中心校资助专干和中学专干统一输机。
有计划、分阶段对生源地助学贷款进行宣传。分别在高考前、高考中、高考后、提档时四个时间节点对高三学生本人及家长进行宣传。
想办法、动脑筋服务好学生。率先采取网上预约排号办理业务,让办理贷款的学生少跑腿,避免了学生扎堆办理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多方面、多渠道发动社会力量进行资助。通过短信宣传等多种形式,各界爱心人士对全县多个学校和学生进行爱心资助。
作为一个只有三四十万人口的山区县,桐柏县正依托学生资助工作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让无数学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