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正在浙江大学就读的蒋艳艳(化名)收到了助学贷款到账通知。蒋艳艳家住方城县四里店镇,今年暑期带着录取通知书,到县一高办齐了贷款手续。
“高考之后,我幸运地获得了‘芙蓉学子’计划的青睐,当时还是在教体局资助中心办理的。”电话中,率先考入浙江大学的姐姐蒋丽丽(化名)向工作人员感谢,“现在相比当初程序上简化不少,特别是设立下沉点,到学校就能‘一站式办理’,不用排队等待,方便不走弯路。”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办理集中在每年的7、8、9三个月,作为一个拥有20余万师生的教育大县,申请人数多、排队时间长、天气炎热,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经过研究,决定从2020年起,利用3-4年分别在县一高中、县五高中、县三高中设立生源地贷款服务网点,既方便学生、实现合理分流,又提升办理质量和办理效率。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强、复杂程度高的工作,设立下沉网点后,县学生资助中心主动作为,随即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五统一”,建立了完善的生源地助学贷款资助政策体系:统一配置标准,做到办公场所统一、工作人员统一、装修设计统一、经费拨付统一、工作制度统一、办公设备统一;统一政策宣传,建立县、乡、校三级宣传网络,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及发放“告知函”、设立咨询台、面对面讲解等方式落实学生资助宣传长效工作机制;统一志愿者招募、培训,对应聘志愿者进行岗前统一培训,测试合格后,统一分配到县资助中心服务大厅和下沉网点,确保招来能用、招来会干,确保贷款工作顺利开展;统一工作流程,服务大厅和三个下沉点均按照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流程,分四步进行——咨询服务、审核服务、办理服务、讲解服务;统一服务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履行资助中心“十条服务承诺”,全面推行“首贷线下”+“续贷线上”办理模式,更好方便服务前来办理贷款的学生和家长。
“让学生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腿,不仅省去了学生及家长来回奔波的麻烦,还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据县学生资助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资助中心服务大厅+3个服务网点”的办理模式下,方城县不仅作为全省6个县之一代表我市在河南省生源地贷款工作会上作了《下沉网点,提质增效,实现一站式办结,圆贫困学子大学梦》先进经验介绍,更是在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方面实现“十一连增”,特别是2024年,助学贷款工作再创新高,贷款学生突破13000人,贷款金额突破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