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阳光洒满南召县城北面的国储林城北基地,梯田里野菊花盛开,药香四溢,迎来采摘收割季。56岁的城郊乡贾沟村村民靳德营,已在国储林基地务工4年。自去年起,他主要从事野菊花的种植、管理和收割工作,每年能有4万余元的收入。当天,和他一样,来自周边6个行政村的30多名村民,都在忙碌地收割、装卸、运输菊花。
南召县城北侧的国储林城北基地,辐射周边2个乡镇、6个行政村,项目区建设面积11600亩。靳德营所务工的追梦岭项目区为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栽植树种为五角枫、元宝枫、皂荚、玉兰,林下种植连翘、芍药、菊花等6500亩中药材。其中,连翘种植4000亩,年实现综合效益500万元。国储林林下经济和中药材种植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建设一个基地,培育多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南召县国家储备林项目规划建设面积30万亩,总投资15.37亿元。南召县以国储林项目为载体,建立完善了林(国储林主体工程)、果(建设特色林果5000亩)、药(林下种植中药材2.25万亩)、菌(建设年产2000万袋富硒香菇生产线)、游(森林康养、乡村旅游)五大产业体系。
南召县森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着国储林项目,5年来累计栽植玉兰、五角枫、辛夷、杜仲5.5万亩,建成鸭河口水库基地、育苗基地等七大项目基地。项目区充分利用林下空间种植中药材22500亩,其中栽植菊花7100亩、连翘1万亩、百合600亩、芍药1200亩、桔梗1600亩、刺梨2000亩,昔日环鸭河口库区的荒山秃岭,如今已变成一座座“绿色银行”,项目区所在的8个行政村,通过入股森源公司,年集体收入均在8万元以上,国储林项目年实现综合效益3000多万元。
南召县扶持和培育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和组织化优势。河南联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林下种植、林药间作等模式,在全县种植伏牛山石斛、白及、重楼、猪苓等名贵中药材9600亩。其中,在乔端镇云霄曼连片种植3400亩,在板山坪镇樊楼村及上楼村、白土岗镇养马坪村连片种植4700亩,带动周边600农户从事中药材种植3000余亩,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公司分红,200户每年每户可分红1000元。
南召县连续多年开展“中药材杯”“辛夷杯”“花卉苗木杯”竞赛活动,对高效生态林下经济、林药和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好的乡镇给予重奖。林业部门积极与相关银行开展合作,创新以林权为抵押,开展贷款担保服务,目前已实现贷款1.6亿元。同时,利用各类涉农整合资金和衔接资金,重点支持规模大、效益好、示范带动力强的南召县森源公司、河南联源公司、锦天园林公司、国际玉兰花木城等林业经营主体,共投入资金1.2亿元。仅森源公司就使用整合资金6000余万元。
近年来,南召县立足县情实际,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和资源优势,积极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模式,成功实现了林业产业与特色种植、生态养殖、观光旅游、森林康养的多形式、多层面融合发展。据统计,目前南召县林下种植63万亩,参与林下种植的农户7.1万多户,林下种植产值19.1亿元,其中林下种植以菊花、连翘、石斛、桔梗等为主的中药材21万亩,产值6.2亿元;林下养殖柞蚕30万亩,产值1.2亿元;林下养殖虫草鸡、鸭、牛、羊等40万头(只),实现产值2.8亿元。该县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县”“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