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数智赋能司法审判 构建全流程“云链”新场景

发布时间:2024-10-28来源:南阳日报

分享:

近年来,新野县人民法院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打造全流程上云上链工作新模式,持续加强无纸化办公办案,让人民群众共享司法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数字红利”。

“数智+诉服”,让诉讼服务更便民。立案“云诉服”。畅通网上立案渠道,推行立案“容缺”受理机制,对符合立案容缺办理的案件要求一天内完成立案;对立案必备材料有缺失的案件,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齐、补正的材料和期限;提交的证据材料,同步存入司法区块链,方便当事人庭前查阅、庭审质证,让诉讼服务更加便民利民。2023年以来,该院网上立案“能用尽用”,网上立案率达99%以上。诉前“云调解”。在当事人身处异地、不便到场的情况下,双方可以通过“音视频在线调解平台”开展线上“云”调解,对当事人达成调解意向的,调解员一键生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在线签字确认;对申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网上出具司法确认书,并将调解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和音视频材料存至司法链平台,便于当事人随时核验材料的真实性。今年以来,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为39.22%,位居全省第21名。

“数智+审判”,让司法审判更高效。网上庭审,提供“指尖便利”。引进“新视云庭审系统”和“河南网上庭审系统”,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使用手机、电脑、微信小程序等移动终端查看庭审画面,线上完成举证质证,查看庭审笔录并电子签名。开庭信息全部存储于对应庭审“云系统”,并自动归档,实现足不出户参与庭审活动。2023年以来,该院网上开庭2540次,网上开庭率达42.32%。人工智能,提供“辅助外挂”。引进“AI法官助手”,立案后,根据电子卷宗自动提取案件信息生成阅卷笔记,并自动生成案件摘要,帮助法官快速把握案件全貌;庭审后,自动采集案件信息等内容,法官一键点击生成文书,一份整体完成度超七成的判决书仅需数秒便自动生成。经过法官修订阅核、在线电子签章后,当天即可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向当事人送达电子判决书。

“数智+执行”,让强制执行更有力。数据互通,强化执行惩戒威能。扩大“点对点”查控的布局覆盖,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公积金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查控系统的在线对接,通过实时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自动向法院反馈被执行人存款、公积金、车辆、金融理财产品、不动产、股权等信息,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执行效率。数据透视,加强执行节点管控。推进执行指挥中心与卷宗管理中心的深度融合,财产查询、财产变现、终本管理、审批结案等7个环节均可“一屏展示、一屏分析、一屏监管”,实现“事前自动预警、事中实时监控、事后有效追溯”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今年以来,该院执行完毕率46.08%,首执案件终本率27.37%,执行到位率57.87%,执行案款发放用时5天,以上核心质效指标均位居全市法院前列。

“数智+治理”,让社会治理更科学。积极建设审判质效评估系统并和最高院信息中心建立合作机制,基于司法大数据撰写《加强司法建议工作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白皮书(2021—2023)》《强化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白皮书(20212023)》等调研分析报告,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上述文章也被评为全国法院第八届司法大数据专题研究专题示范应用奖三等奖。充分发挥司法大数据“风向标”作用,对大数据中显现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会商,对反映出的社会治理问题发出司法建议,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司法支持。2024年以来发出综合性司法建议7份,均得到反馈实施。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