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市场主体在审批流程结束后仍享受到优质政务服务,新野县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多措并举,多维度、全方位保障做好审批“后半篇文章”,促进服务能力提质增效,使政务服务更亲民、更全面、更便捷,不断提升群众办事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好差评”评议,助推政务服务更亲民。充分发挥“好差评”评议的正向激励作用,将人民群众的评价转化为政务服务人员持续改进工作的动力,形成政务服务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良性循环管理,推动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目前,新野县已连续4年实现“零差评”,审批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大回访”服务,确保政务办理有“售后”。建立回访专班队伍,细化任务分工,对办结事项的办事主体以上门走访、电话回访、现场回访等方式进行回访,了解他们对窗口工作人员在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是否实行一次性告知、业务熟悉度、限时办结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认真做好群众诉求(投诉、咨询、建议)的处置工作,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整改、有记录、有回应、有提升,实现政务办理与后续跟踪服务全链条无缝衔接。截至目前,已回访企业和群众1823个/人次,收到建议24条,推动政务服务不断转型升级。
“社会监督员”参与,全面“体检”献良策。聘请社会监督员,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职务,覆盖了不同办事群体和所处地域的监督员,能更加全面地反映群众在政务服务各方面的需求,企业、项目和群众的声音,通过更多“用户”视野和角度,对新野政务服务定期进行全方位“体检”,客观找问题、提建议、督落实,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查自纠机制。目前,新野社会监督已进行2次换届,累计聘任社会监督员40人,收集社会各界建议十余条,共梳理归集问题15个,解决问题15个,有效促进政务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办不成事”窗口,着力解决“急难愁盼”。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受理解决企业、群众线上或线下办事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办不成事”的事项,业务科室与入驻部门进行联合“会诊”,协调各部门共同解决。发挥鲶鱼效应,倒逼其他服务窗口优化服务,戒掉“态度差、慢作为、不作为”等作风,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今年以来,大厅“办不成事”问题受理窗口成功受理并解决“办不成事”3件,咨询回复率100%,受理办结率100%,投诉率与窗口设立初期相比下降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