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带队值班《行风热线》,向市民详细介绍我市校园安全工作具体情况。
持续提升师生安全素养
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抓实抓细安全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强化日常安全教育。严格落实《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切实做到“三进”“四落实”,持续健全完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火灾警示宣传月、消防安全警示演练日、国际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活动,坚持做好开学初、节假日、放假前、汛期等重要时段的安全教育,持续强化消防、交通、食宿卫生、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人身伤害等专项安全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聚焦新《安全生产法》,围绕学校如何落实全员责任、规范学校安全管理、校园火灾防范与处置、城镇燃气排查整治等方面,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类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开展应急演练。严格落实中小学校每月(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和每个月的消防安全警示演练日要求,组织开展应对火灾、地震、暴力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演练,切实做到综合演练与专项演练相结合、全校性演练与区域性演练相结合、昼间演练与夜间演练相结合,向广大师生全面普及科学避险、科学救援技能,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筑牢“人人懂安全、时时为安全、事事保安全、处处要安全”的安全堤坝。
人人参与 事前预防
扎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组织开展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超标准宿舍整治、民办学校规范整治、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等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十项规定,确保消防设施配备到位、消防疏散通道保持畅通。
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严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基本要求,确保学校在校园规划、校舍建设等方面达到标准要求,特别是学生宿舍,严格落实每室不超过8人的规定。
落实落细防溺水措施。及早安排防溺水工作,积极主动协调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水域隐患排查和治理;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定期通过微信、电话等途径向学生家长进行防溺水安全提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全力减少溺水事故。
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大力推进教育系统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围绕安全教育、安全防范、制度落实等方面,开展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的拉网式排查,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逐项列出清单、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形成排查、整改、验收、追责工作闭环,从根本上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
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教育、公安、市场监管、城管、卫生健康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持续发力,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全面分析研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形势,研究提出强化校园安保的具体举措,不断优化学校及周边区域的治安秩序、交通秩序、经营秩序,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环境。
持续强化校园安全监管
坚持在“督”字上下功夫、在“导”字上明措施、在“检”字上出实招、在“查”字上见成效,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暗访抽查相结合,对校园安全防范、食堂食品卫生、校舍、学生宿舍及消防安全等进行全面督查、调研,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予以整改,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加强与应急、公安、消防、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邀请专业人员参与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高排查整治工作的标准和质量。
持续强化校园安全监管,常态化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教育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