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南阳市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方案》有关内容进行解读。
(一)问:南阳市出台《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答:今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时,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中医药大会,会议提出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医疗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战略目标。9月19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建议发挥资源优势支持打造全国中医药名都》(省委办公厅《要情汇报》第217期)上批示:“提出具体方案。”;9月23日,市长王智慧对《河南省“豫快办”督办平台交办事项清单》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制定出详实工作方案并提交政府常务会研究。南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打造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为此,市中医药发展局按照省市领导批示精神和会议精神,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院起草行动方案。
(二)问:《方案》的起草依据是什么?
答:一是国家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二是省级文件,《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豫发〔2020〕4号)、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视察河南重要指示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2021〕19号)。三是结合南阳市近年来出台的《南阳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宛发〔2021〕14号)等文件,结合南阳市中医药工作实际,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创新性。
(三)问:《方案》的起草过程是什么?
答:南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楼阳生书记重要批示精神,高度重视“两地一都”方案编制工作,市长王智慧亲自批示,对方案编制提出具体要求,明确由副市长阿颖牵头成立专班,市中医药发展局作为牵头部门,市直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在编制过程中,南阳市政协开展了专题调研,市委党校提供了资政建议,为确保方案高质量编制打好了基础。
本《方案》从9月份开始起草。在文件起草前,市中医药发展局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多次组织到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企事业单位、高校、社团组织等机构,以及市县乡村不同层次进行调研,摸准实情。《方案》初稿完成后,召开了县区中医药局长、中医药企业家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不断修订完善、充实内容。
今年11月份,市中医药发展局将本《方案》草案分别书面征求了市中医药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市直34个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对《方案》草案进行了修改,形成《方案》送审稿。12月14日,经市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方案》送审稿通过了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核,并经市政府办法规科审核同意。
(四)问:《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本《方案》由四部分组成,共谋划实施了31个具有创新性的重点项目和工作。
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南阳历史文化、中医药资源和自然生态优势,以仲景文化为引领,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核心,以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仲景品牌为目标,将南阳打造为国际、国内中医药文化、事业、产业的新高地,打响南阳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牌子,推动医圣故里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和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主要目标是: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
第二部分为发展路径,通过特色发展、重点突破、创新驱动、项目联动和开放共享等途径,实施“1366”行动计划,力争“两地一都”建设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见成效。“1”,即建好“一区”:南阳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3”,即中医药文化“三大工程”。第一个“6”,即中医药事业“六个一项目”。第二个“6”,即:中医药产业“六名塑造行动”。
第三部分为主要任务,一是立足文化传承,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实施仲景文化地标建设工程、仲景文化传播工程、仲景品牌提升工程。二是立足事业为本,打造“全国中医高地”。建设一所“双一流”中医药大学,打造一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培育一批名科名院名方,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搭建一批科研创新平台,构建一个智慧中医系统。三是立足产业为基,打造“全国中医药名都”。种“名药”,打造全国优质道地中药材种植供应基地;办“名企”,打造全国仲景经方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建“名园”,打造全国极具吸聚能力的现代中药产业高地;育“名艾”,打造世界艾乡;办“名展”,打造全国中医药会展基地;创“名城”,打造全国健康养生之都。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两地一都”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政策扶持,各有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实行政策倾斜;加强督导考核,纳入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宣传推介,打造南阳城市名片等保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