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发布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4-05-21来源: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分享:

5月16日,《广州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正式公布。

《工作要点》共四个方面、涵盖100项改革任务,加快营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全力建设全国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

《工作要点》作为广州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的“任务书”,主要面向广大市场主体,并附有责任分工清单,旨在通过年度目标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为各类企业享受营商环境政策红利提供更有力指引。

“降本增效”主题贯穿始终。 此次发布的《工作要点》共涵盖四个方面100项改革任务,将“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增强产业发展效能”作为主题主线贯穿始终。

瞄准产业发展方向优化制度供给,《工作要点》围绕优化产业发展总体制度设计、高水平产业空间标准制度、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机制、产业链大招商机制等方面,提出35条任务,着力优化产业生态,建立具有广州特色、具体服务各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和立法保障。

例如,要研究形成全市统一的产业话语体系,筛选全市需重点配置资源的产业清单;出台优化产业空间载体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出台精准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等。

紧盯企业实际需求优化服务供给,《工作要点》瞄准政府服务和治理模式创新,提出项目筹建服务、数字政府服务、物流和供应链服务、电水气网服务、“产业链+法律服务”、信用服务等26条任务,进一步推动政府服务理念、流程创新和治理模式变革。

围绕降低综合成本优化要素供给,《工作要点》聚焦企业拿地成本、用工成本、融资成本、成果转化成本、转型升级成本,从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方面提出26 条任务,着力破解工业“熟地”不足、产业人才紧缺、资金供给不力、技术成果转化难、数据赋能效果不显著等瓶颈,力争在资源要素普遍偏紧的约束下,形成综合成本优势。

例如,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改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建立用工保障专员与重点企业“一对一”对口联系制度;探索仅凭有效期内《广东省居住证》即可参加当地积分入学申请等。

聚焦重要平台,广州还将着力提升营商环境改革重要平台能级。以开展全省首批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工作要点》提出13条任务,推动南沙区打造面向世界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广州开发区打造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营商环境先导区。

重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教人才新优势。不同于以往营商环境改革政策,此次广州发布的《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改革颗粒度,着重重构广州在三大领域的营商环境新优势。

重构基础设施新优势方面,重点聚焦产业空间保障,提出制定高水平产业空间建设工作指引,推动形成“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运营优”的产业空间优势;聚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大力推动5G新基建,深入挖掘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能源等融合应用场景。

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方面,提出筛选重点产业清单,完善重点产业图谱,做好产业赛道和产业领域选择,引导各区错位发展,“数”“碳”赋能推动传统产业“活”起来,政策协同推动新兴产业“强”起来,前瞻布局推动未来产业“立”起来等改革举措。

重构科教人才新优势方面,提出完善“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市场阅卷”机制,建立健全“产业引领+政府引导+市场主体+资本赋能”的成果转化制度;建设多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新模式。

重构新优势的同时,广州进一步强调了突出“三业友好”理念,即瞄准产业发展、企业经营重要关键环节,特别是市场准入、项目筹建等市场主体关切领域,拿出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改革举措,着力打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

比如,市场准入方面,依托南沙区积极推进国家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试点,争取落地一批首创标志性成果,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项目筹建方面,创新提出优化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改革举措,通过“全程领办”“五证联发”“关键项验收”等服务举措,最大限度提升项目筹建服务效能,努力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